1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护理腹部疾病病人的护理2学习目标•1.熟悉胃、十二指肠疾病外科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方法简介、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并发症。•2.掌握护理评估、常见护理问题/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教育。•3.能正确制订护理计划并实施。3学习案例•病人,男性,65岁,农民。因上腹部反复疼痛2年,症状加重伴呕吐、黑便3日入院。病人2年前开始右上腹钝痛,多于饥饿时或夜间出现,进食后可缓解。间有反酸、嗳气,症状时好时坏,服用“胃舒平”等药物后可缓解,间断服药治疗,一直未作详细检查确诊。3日前进食后腹痛加重,并出现腹胀、恶心、呕吐、黑便,今晨起后觉得全身乏力,头晕,就诊于我院,给予收入院。入科时查体:T37.3℃、P98次/分、R20次/分、BP100/70mmHg。神志清醒、精神差、急性痛苦面容,体型偏瘦,心、肺(-)。腹软,上腹部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活跃,肝脾不大。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示Hb92g/L,RBC3.1×1012/L,WBC9.2×109/L,N70%。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后壁有1.2cm×0.9cm溃疡,溃疡底部可见血管壁附有凝血块。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思考:1.进行该患者的护理评估。•2.作出护理诊断。4•胃、十二指肠溃疡即胃、十二指肠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的全层黏膜缺损。•多见于男性青壮年,又称为消化性溃疡。•特点:发生在邻近于幽门两侧的慢性溃疡,不易愈合,溃疡可侵犯血管引起大出血,侵蚀全层出现急性穿孔。•胃溃疡有恶变可能,十二指肠溃疡一般不会恶变,较大瘢痕愈后可致瘢痕性幽门梗阻。腹部疾病病人的护理学习内容5•病因1、胃酸分泌过多:激活胃蛋白酶“自我消化”作用2、胃粘膜屏障损害:药物因素、胆汁反流等3、幽门螺杆菌感染4、其他因素,如心理压力、遗传、吸烟等。腹部疾病病人的护理学习内容6发病年龄在40~60岁之间,男性较多,胃痛无节律性,进食后疼痛,压痛在脐部偏左胃溃疡的临床表现腹部疾病病人的护理学习内容7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表现多见于30岁左右男性,饥饿痛、夜间痛,秋冬、冬春季节好发。进食缓解,周期性较明显。腹部疾病病人的护理学习内容8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表现•胃肠道不适症状: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反酸嗳气。•出血:大便潜血•常见并发症急性穿孔急性大出血幽门梗阻恶变:典型溃疡症状消失,呈不规则持续疼痛,或症状日益加重,出现厌食、体重减轻、消瘦乏力、贫血、大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等表现。腹部疾病病人的护理学习内容9①有溃疡病史;②穿孔前症状加剧;③有诱因(暴食、刺激食物、情绪激动、过劳)④突然上腹部持续刀割样疼痛,从上腹扩散至全腹。⑤伴有休克、体温增高(穿孔6~8h后)急性穿孔腹部疾病病人的护理学习内容10⑥检查:望:病人表情痛苦,仰卧拒按。触:全腹有明显的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尤以穿孔部与下腹部为甚,严重时出现板状腹。叩: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即气腹征(占80%)。听:出现麻痹性肠梗阻时,肠呜音减弱或消失。⑦化验:WBC增高,N增高。⑧腹穿:抽出混浊酸性液。⑨X线立位透视:可见膈下半月形游离气体。腹部疾病病人的护理学习内容11胃溃疡穿孔X线立位透视:可见膈下半月形游离气体腹部疾病病人的护理学习内容12胃穿孔X线表现腹部疾病病人的护理学习内容13①有溃疡史②大呕血(鲜红色)或柏油样黑便。③头晕、眼花、面色苍白、脉快,血压下降,甚至发生休克。超过400ml时,有循环系统代偿表现,超过800ml时可有明显休克表现。④化验: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均急剧下降,大便隐血试验阳性。⑤急诊纤维胃镜,可见出血部位及出血情况,且可止血处理。急性大出血腹部疾病病人的护理学习内容14幽门梗阻•十二指肠溃疡愈合过程中瘢痕狭窄挛缩导致梗阻、胃潴留致胃扩张。①腹痛:上腹胀痛不适,伴阵发性胃收缩痛,并出现嗳气、恶心、反胃等。②呕吐:呕吐隔日食物,量大(1000~2000ml),不含胆汁,有腐败酸臭味,呕后觉胃部舒服。腹部疾病病人的护理学习内容15•③全身消瘦、脱水征(代碱)。•④体检:上腹膨隆,可见胃型、胃蠕动波和振水音。•⑤X线钡餐:胃高度扩张,张力减低,钡剂排空迟缓(>4小时或24小时仍有钡剂存留,提示瘢痕性幽门梗阻)。•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