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简介乌龙茶•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是中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其品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既有红茶浓鲜味,又有绿茶清芬香,并有“绿叶红镶边”的美誉。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乌龙茶茶青优质乌龙茶要求采摘比较成熟的茶树嫩梢,即茶树新梢形成驻芽时,采摘小至中开面3~4个叶片的嫩梢。不用嫩芽和老叶:嫩叶中茶多酚类含量较高,而能形成乌龙茶香气的物质较少,加上叶组织幼嫩,摇青中极易受损伤,产生“断芽”、“断梗”和“死青”的现象;老叶做出的茶不仅香气低、粗、短,滋味淡、薄、不耐冲泡,而且难以塑造优美外形。历史发展•从乌龙茶名的出现到目前有近一千年的历史,最早乌龙茶是绿茶,十九世纪是红茶,最后是青茶。•一般认为乌龙品种的发现距今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乌龙的传说)。•乌龙茶不是起源于宋朝乌龙山产的茶叶,也不是起源于“龙团凤饼”贡茶。乌龙茶名字的由来•苏龙说•外形说乌龙茶的主要类别•按产地分:闽北乌龙(武夷岩茶):大红袍等闽南乌龙:安溪铁观音等广东乌龙:凤凰单从等台湾乌龙:冻顶乌龙等闽北乌龙•主要代表:大红袍水金龟铁罗汉白鸡冠闽北乌龙•大红袍、水仙、肉桂都是岩茶,人们会把水仙和肉桂称为大红袍,说是大红袍的两种口感。•水仙的成品干茶有一股幽柔的兰花香,有的则带乳香和水仙花香。但无论何种香型,都带有轻甜味。•武夷肉桂,亦称玉桂,由于它的香气滋味似桂皮香,所以习惯上称“肉桂”。•“醇不过水仙,香不过肉桂”大红袍•大红袍的传说•武夷大红袍是武夷山最负盛名的茶树,被誉为“茶中之王”,生长在天心岩九龙窠内的一座陡峭的岩壁上,岩壁刻有“大红袍”朱红大字,茶树所处的峭壁上,有一条狭长的岩罅,岩顶终年有泉水自罅滴落。大红袍的品质特征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蛤蟆背”武夷水仙•水仙品种,适制乌龙茶。但因水仙产地不同,命名也有不同。闽北产区用福建水仙种,按闽北乌龙茶采制技术制成的条形乌龙茶,称闽北水仙。闽北所种的水仙种,约在光绪年间传入,其成茶称水仙或闽北水仙。闽南永春产地以福建水仙种,按闽南乌龙茶采制而成的闽南水仙。广东饶平、潮安用原于产潮安凤凰的凤凰水仙种,制成的条形乌龙茶称凤凰水仙。凤凰水仙种是有性群体品种之一,选用优良单株栽培、采制者,又称凤凰单丛•武夷肉桂,亦称玉桂,由于它的香气滋味有似桂皮香,所以在习惯上称“肉桂”。肉桂茶被发现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由于其品质优异,性状稳定。如今不仅成为武夷岩茶的最佳当家品种,而且也被外地广为引种。水金龟•瓢泼的大雨刚停,磊石寺里的一个和尚便出来巡山。他举目四望,突然间眼睛一亮,看到兰谷岩的半岩上有一簇碧绿茶丛,绿光闪闪,像是一只大金龟趴在岩壁间的坑边喝水。这和尚在磊石寺修行多年,对寺周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突然间眼前多出这么一丛碧绿生辉的东西,着实令他又惊喜。他小心翼翼地拄着竹竿,慢慢走近去看,越走近看得越分明,原来是下雨时从山上流下来一棵神奇的茶树。这棵茶树与其他茶树不同,那张开的枝条错落有致,近看像龟甲上的条纹,远看茶树的绿叶厚实浓密,油光发亮,更像一只大金龟。这和尚越看越爱,赶紧跑回寺里向方丈禀报。老方丈上通天文,下知地理,闻讯急令巡山那个和尚去击鼓鸣钟,召集全寺人员,并告大家:“玉皇大帝”给我们送来金枝玉叶,快穿上袈裟,列队去迎宝。全寺和尚跟着方丈燃烛焚香,念着佛经来到牛栏坑,向从天而降的茶树行礼参拜,并搬来砖石,在茶树周围砌上茶座,其后每天派人轮流看护。老金龟从天上一到人间便受到和尚们的礼遇,心中自然高兴。为了报答和尚的盛情,老金龟所变的茶树越长越旺,其绿叶如碧玉,阳光一照金光闪闪,活像一只大金龟。这棵茶树所制的茶韵味奇佳,被命为“水金龟”。不久,“水金龟”便从武夷岩茶诸多名丛中脱颖而出,成为磊石寺添财进宝的一株“宝树”。铁罗汉•西王母幔亭招宴,五百罗汉开怀畅饮,掌管铁罗汉的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