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陆中学 2019-2020 学年 生物 学科集 体 备 课 记 录 表课题:《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学设计年级高三课时1 课时主备人李 莉一、教学内容及模块整体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是对前面必修一、二内容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也是学习后面生命活动调节等知识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课程标准中关于本节内容的具体标准是“说明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说明什么是内环境稳态。稳态是生命科学的基本概念,也是本模块的核心概念。搞好这一概念的教学,可以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稳态概念及稳态的重要性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由于这些内容都很抽象,学生要做到真正理解有一定难度,因而也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稳态调节机制在后面章节中要逐步展开、深化,在本节仅做简要概述,以承上启下,因此达到了解水平即可。每一个人的健康都与内环境的稳态有关,几乎所有人都亲历过诸如发烧等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通过学习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构建概念,经过思想认同强化自我保健的意识。二、学情分析本章内容所面对的是高三学生,通过高一、高二的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素养,积累了一些生物学基本知识,不应该再局限于单纯的有教师进行知识的传授,因为他们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储备,并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既然如此,就应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来。通过主动获取,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知识的掌握。三、课标要求1.内环境的组成及理化性质(II)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II)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II)四、教学目标1. 掌握内环境概念作用及理化性质,2. 理解稳态意义,知道过敏水肿等现象的根本原因五、教学重难点重点:内环境的组成及理化性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难点: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六、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通过做题归纳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将所学内容进行梳理2、正确把握概念,注重知识的整合和应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七、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通过实例引入新课,从开始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无论是在冰天雪地的边防上巡逻的战士,还是在炼钢炉前挥汗如雨的工人,体温都是 37℃左右,这是为什么?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时,需要及时补充含盐的水,比如喝电解质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