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使用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12345吸入疗法的发展历程雾化吸入的现状和优势布地奈德的药理学优势指南对布地奈德的推荐目录雾化吸入装置的使用吸入疗法3吸入疗法是指将药物制成气溶胶形式,通过呼吸道吸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所谓气溶胶就是微小的液体或固体微粒悬浮于空气中,液体微粒气溶胶也称为“雾”,固体微粒气溶胶又称为“尘”或“烟”。1.愈森洋.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93;13(1):6-9.气溶胶吸入疗法的发展历程1.DolovichB,etal.Chest.2005;127(1)335-371.doi10.1378chest.127.1.335压缩空气雾化器,是临床常见的气溶胶装置。19世纪至19561960超声雾化器诞生,利用高频声能将液体烟雾化1971首个干粉吸入器(DPI)出现,称为“Spinhaler”,用于色甘酸钠的雾化吸入。19世纪70年代末期发明了open-tubespacerdevices,应用于MDI。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逐步停止在所有MDI中使用氯氟化碳作为推进剂。19世纪90年代MDI以氢氟烷烃作为推进剂。1955年加压型定量吸入器(MDI)诞生至今吸入装置有多样化的发展。气溶胶装置的分类雾化器:分为射流式雾化器、滤网式雾化器和超声波式雾化器。定量吸入器(MDI):将药物和合适的抛射剂装于耐压密闭容器中,按压特制阀门系统时借助抛射剂的压力使药物从喷嘴中喷出。干粉吸入器:利用动力装置或患者的吸入气流将定量药物粉末雾化后投送到肺部的一种给药装置。1.尹德锋,熊瑛.国际呼吸杂志.2013;33(14);1110-1114.雾化种类工作原理网式雾化器超声波雾化器射流雾化器利用微小的超声波振动和网式喷雾头构造来喷雾通过振子振动产生雾化气流振子长时间工作会发热,影响药液药性通过压缩空气击打药液产生雾化颗粒气流超声雾化器雾化器的分类及工作原理1.申昆玲等.临床儿科杂志.2014;32(6):504-511.雾化器种类的特点主要根据喷雾原理分为两种。世界上主流的是射流式雾化器2。射流式1,2超声式1,2工作原理通过压缩空气击打药液产生雾化颗粒压缩机方式:通过振子振动产生雾化气流性能比较雾量小,雾化颗粒小。残液量0.7ml以下(避免儿童呛咳)噪音大喷雾量大。雾化颗粒大。残液量较多噪音小会产生热量,不能用于药性随温度变化的药物适应性适用小儿科,呼吸科等治疗哮喘、慢阻肺等下呼吸道疾患。耳鼻喉科等用于化痰等需要大量吸入的场合。7/1.申昆玲等.临床儿科杂志.2014;32(6):504-511.2.Dataonfile选择气溶胶装置需考虑的因素1.DolovichB,etal.Chest.2005;127(1)335-371.doi10.1378chest.127.1.335.装置/药物的可获得性;疾病状况;患者年龄和正确使用装置的能力;可用于多种药物的装置;费用和报销情况;给药时间;门诊和住院使用是否方便;医生和患者的喜好与超声雾化器相比,射流雾化器更具优势1.申昆玲等.临床儿科杂志.2014;6;504-511.射流雾化器•减小药雾微粒,缩短雾化时间,并使患儿的依从性更好。超声雾化器•超声雾化的气雾水粒密度大,有效颗粒少,并可增加气道阻力;•超声雾化器的高频还可以转换成热能,可能影响激素类药物的活性。与超声雾化器相比,射流雾化器更适合糖皮质激素的给药1.TerzanoC,etal.EurRevMedPharmacolSci.2001;5(2):43-51.射流雾化器+玻璃安瓿射流雾化器+聚乙酸酯安瓿超声雾化器01234567质量中质空气流动力学直径(MMAD)2.93.75.8研究表明,射流雾化器雾粒的质量中质空气流动力学直径比超声雾化器的小(2.9、3.7、5.8)。研究表明射流雾化器比超声雾化器更适合糖皮质激素的给药。目录12345吸入疗法的发展历程雾化吸入的现状和优势布地奈德的药理学优势指南对布地奈德的推荐雾化吸入装置的使用※不使用雾化器、运用高压氧气在“雾化室”或病房进行吸入雾化治疗,目前这种方法是医院使用的主流。目前病房内的雾化治疗有“雾化治疗”的医院还很少,主要使用壁式吸氧进行雾化治疗。使用雾化器使用壁式吸氧※利用雾化器本体进行吸入治疗,主要运用在儿童医院“雾化室”。※病房也有可能使用。12/Dataonfile“氧驱动的雾化治疗”的弊端1,危险系数高氧气如遇火星,会有爆炸的危险1。2,喷雾量不稳定氧气压力不稳定,造成喷雾量不稳定,不能100%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