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气温曲线图的阅读方法,分析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2. 根据 1 月、7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总结气温的分布规律。【教学方法】比较法、计算法、探究讨论法【教学过程】提问:什么是气温?气温----大气的冷热程度。气温的单位:记做“℃”,读作“摄氏度”。指导学生阅读材料 P54“气温的观测”进行思考回答。提问:(1)气象观测中的气温是离地面多高处的气温?(2)气象观测用到哪些工具?(3)百叶箱起什么作用?(4)人工观测一般在什么时间进行?(通常一天要观测四次气温,一般在北京时间 8时,14 时,20 时,2 时观测。)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任务 1计算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教师解释概念,日平均气温=一天中多次观测值的平均值;月平均气温=一月中各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年平均气温=一年中各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指导学生读图 3.10 日平均气温提问:8 时、14 时、20 时、2 时的气温分别是多少?怎样计算日平均气温?(8+16+12+4)÷4=10℃1 / 7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设计学生回答后,教师追问,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如何计算?任务 2知道气温日变化规律,计算气温日较差。教师提问,根据生活经验,说说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什么时候?气温日变化: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 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的计算:承转: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得平均数就是日平均气温。用类似的方法,可以求得一个月或一年的平均气温。任务 3知道气温年变化规律,计算气温年较差。教师提问:根椐生活经验,说说一年当中最高月平均气温和最低月平均气温各出现在什么月份?气温年变化:一年当中,北半球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七月,月平2 / 7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设计均最低气温出现在一月,南半球相反。提问:比较北半球陆地和海洋月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月份有什么差异?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一年中,北半球气温,通常大陆上7 月最高,1 月最低;海洋上 8 月最高,2 月最低。气温年较差的计算:任务 4运用气温资料,绘制一幅气温曲线图。指导学生绘图:根据教材提供的气温资料,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