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外翻畸形特点和膝关节外翻畸形特点和处理处理外翻膝发病率较低,约外翻膝发病率较低,约5%5%手术难度大,绝非内翻膝的手术难度大,绝非内翻膝的翻版翻版2013年~2014年,行TKA590590例例,其中外翻膝2525例例(≈4.2%)全部采用正中皮肤切口,髌旁内侧入路PS假体2525膝膝临床资料轴线机械轴:即股骨头中心到踝关节中心的连线为整个下肢力线,此轴线通过膝关节中心偏内侧,膝关节内外上髁轴垂直于此线。解剖轴:通过股骨和胫骨干的中心线为各自的解剖轴。股骨机械轴与股骨解剖轴之间有5~7°外翻夹角。胫骨解剖轴与胫骨机械轴共线。胫骨关节线向内侧大约有3°倾斜。股骨滑车轴线(前后平面)与下肢机械轴重叠并垂直于内外上髁轴。关节置换术后关节线3°内翻变为平行于地面。外翻<10°可复位,MCL无松弛,功能良好,约80%3Ⅱ度外翻10°~20°,MCL拉长,但有功能,约15%3Ⅲ度外翻>20°约5%Ⅰ度Ⅱ度Ⅲ度RanawatAS,.Totalkneearthroplastyforseverevalgusdeformity.JBoneJointSurgAm2005;87:271—84.3Ⅰ度外翻膝的分度(Ranawat)髌内侧入路经股内侧肌入路髌外侧入路针对外翻膝TKA,学者们对手术入路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创新小切口外侧入路手术入路选择髌内侧入路髌内侧入路优点:优点:为多数骨科医生所熟悉提供广泛的显露和良好的术野方便对内侧的处理(如MCL紧缩)可用于几乎所有的关节置换手术手术入路选择髌内侧入路髌内侧入路缺点:缺点:挛缩的外侧组织暴露困难联合外侧松解时,影响髌骨血供对股四头肌的损伤较大手术入路选择外侧入路外侧入路优点:优点:可直接显露外侧病变特征方便对外侧软组织的处理对髌骨血运没有影响手术入路选择外侧入路外侧入路缺点:缺点:大多数骨科医生不熟悉常需增加胫骨结节截骨处理内侧病变较困难手术入路选择外侧入路外侧入路内侧入路内侧入路手术入路选择结合我们的临床经验,髌内侧入路完全适用于外翻畸形膝结合我们的临床经验,髌内侧入路完全适用于外翻畸形膝关节的关节的TKATKA手术;我们全部选用的髌内侧入路。手术;我们全部选用的髌内侧入路。假体选择我们的选择:常规选择捷迈PS假体。假体选择常规选择PS假体的原因:目前多项临床研究均认为相比目前多项临床研究均认为相比PSPS假体假体,,CRCR假体并无显著优势假体并无显著优势外翻畸形常合并有外翻畸形常合并有PCLPCL及后外侧关节囊及后外侧关节囊挛缩挛缩切除切除PCLPCL能够显著改善后外侧区域的暴能够显著改善后外侧区域的暴露和扩大操作空间,并能简化软组织平衡露和扩大操作空间,并能简化软组织平衡截骨问题正确截骨+精确软组织平衡=成功股骨截骨股骨远端截骨及内外翻对线股骨远端截骨注意事项:可常规采用可常规采用5°5°外翻进行切割;外翻进行切割;当外髁发育严重不良时,外翻截骨当外髁发育严重不良时,外翻截骨角度可适当增大。角度可适当增大。髓内定位点应在股骨髁的中心,髓内定位点应在股骨髁的中心,而非髁间窝的的正中,略偏内而非髁间窝的的正中,略偏内5mm5mm,,PCLPCL止点的正前方约止点的正前方约1cm1cm。。多数学者建议按照假体远端厚度多数学者建议按照假体远端厚度来确定截骨量,但应注意这一厚度来确定截骨量,但应注意这一厚度应包括曾有的软骨厚度应包括曾有的软骨厚度3°3°7°7°股骨远端截骨及内外翻对线FangFang等人发现,术后下肢力线在外翻等人发现,术后下肢力线在外翻3°3°~7°7°之间失败率最之间失败率最低低错误有股骨外髁严重缺损的膝外翻以股骨外髁为基准的股骨远端截骨,截骨过多导致伸直位关节线升高,并使截骨面侵及内侧副韧带止点。截骨过量导致股骨假体上移,股骨假体厚度不足以维持内侧副韧带的正常张力,不得不使用加厚的胫骨平台垫片补偿,从而导致关节线抬高。外侧副韧带已进行松解,但内侧副韧带仍显得过度松弛,因此不得不进行韧带抬高术或使用限制型假体。关节线升高后又容易发生屈膝位髌骨撞击征。股骨截骨股骨股骨前、后髁截骨外旋外旋3°3°~~5°5°截骨截骨,,外翻膝应适外翻膝应适当加大外旋角度当加大外旋角度常用参考线外髁发育不良外髁发育不良影响影响后髁线;后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