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要求:掌握各种变性和坏死的病变特点,熟悉萎缩、肥大、增生、化生和肉芽组织的概念和特点。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机械力引起的组织断裂,如刀伤、骨折等▲一类是由各种致病因素引起局部组织、细胞物质代谢障碍而发生的病理变化第一节适应萎缩正常发育的器官、组织或细胞体积缩小的过程称之为萎缩(atrophy)。萎缩器官或组织不但实质细胞体积缩小,而且还常伴有细胞数目的减少。病理变化萎缩器官或组织体积缩小重量减轻颜色变深或呈深褐色萎缩伴有间质结缔组织增生时,质地变韧萎缩器官包膜可因结缔组织增生而增厚镜下:萎缩器官的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兼有细胞数目减少,间质结缔组织略有增生。萎缩细胞胞浆浓缩,核深染,胞浆中常可见褐色颗粒,称脂褐素心肌细胞及肝细胞内多见,位于胞核的两端或周围。脂褐素明显增多时,器官可呈棕褐色,故有褐色萎缩之称。•类型:生理性萎缩如青春期后胸腺萎缩,更年期后性器官萎缩等。★病理性萎缩全身性萎缩局部性萎缩如由于机体摄入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不足/或摄入充足,但因疾病使营养物质消耗过多(例如慢性消耗些疾病及晚期肿瘤)而引起的全身性萎缩。缺血性萎缩如动脉粥样硬化症引起肾、脑动脉供血不足而发生的肾萎缩、脑萎缩。压迫性萎缩如肾盂积水、脑积水长期压迫肾、脑实质引起肾、脑实质萎缩。废用性萎缩神经性及内分泌性萎缩后果萎缩器官、组织和细胞的功能降低肌肉萎缩时收缩力降低脑组织萎缩时智力和记忆力减退腺体萎缩时分泌减少萎缩一般是可复性的,原因解除后,萎缩的器官和组织可以逐渐恢复。病因持续存在,甚至加重,则萎缩细胞将逐渐消失而不能复员。细胞与组织的适应性反应细胞、组织或器官当环境改变或遭受损害时,可通过改变其自身的代谢、功能和结构而加以整合,此过程称为适应(adaptation)概念种类肥大概念细胞、组织或器官因适应环境的改变而体积增大时,称为肥大。肥大时,细胞数量不增加,主要是细胞体积增大所致,肥大细胞的细胞内器体积也相应增大,功能增强。.种类肥大可分成代偿性肥大内分泌性肥大由相应器官的功能负荷加重引起。有生理性肥大和病理肥大,后者见于高血压患者的心肌肥大,一侧肾脏切除,另一侧肾脏肥大。代偿性肥大可以代替和补偿失去的功能。由内分泌激素引起的肥大。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前者见于哺乳期乳腺肥大和妊娠期子宫肥大,后者见于垂体腺瘤时,生长激素过多,引起肢端肥大。增生概念器官或组织内细胞数目增多,使该组织器官体积增大,称为增生(hyperplasia)。类型再生性增生具有再生能力的组织或器官发生严重损伤时,机体可通过细胞再生而修复,并恢复其结构和功能。例如中毒性肝炎后肝细胞再生、肾小管坏死后的肾小管上皮再生、溶血性贫血时骨髓增生等。如长期慢性剌激或反复损伤,则可出现过度再生性增生,甚至进而转变成恶性肿瘤,如宫颈糜烂可发展成宫颈癌。内分泌障碍性增生由于内分泌障碍而引起再生。如雌激素过多可引起子宫内膜囊性和腺瘤样增生,缺碘可通过反馈机制引起甲状腺增生。化生概念: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由于适应环境改变或受理化因素剌激而转变为另一种相似性质的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metaplasia)。化生是一种适应性变化,常发生在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化生只能转化为性质相似的组织细胞,而不能转化为性质不同的组织细胞。即不同上皮细胞间的转化(柱状上皮转化为鳞状上皮),一种间叶组织转化另一种间叶组织(成纤维细胞转化为骨母细胞或软骨母细胞)。常见的化生:鳞状上皮化生肠上皮化生结缔组织化生•第二节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一类是机械力引起的组织断裂,如刀伤、骨折等•▲一类是由各种致病因素引起局部组织、细胞物质代谢障碍而发生的病理变化变性变性是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由于物质代谢障碍所致的某些可逆性形态学变化。表现为细胞浆内或细胞间质内有各种异常物质或某些正常物质的数量显著增多。种类:细胞水肿细胞水肿(cellullllarswelling)主要表现为细胞体积增大,胞浆和细胞器水分含量增多。好发于肝、心、肾等实质细胞。细胞水肿的主要原因是缺氧、感染和中毒。其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