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pticulcer【目的和要求】1、掌握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防治原则2、熟悉消化性溃疡的治疗3、了解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和发病机理一、定义•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胃肠道粘膜被自身消化而形成溃疡,可发生于食管、胃和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口附近、含胃粘膜的Meckel憩室。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最常见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胃酸、胃蛋白酶侵袭黏膜防御【病因和发病机制】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蚀>黏膜防御→胃酸对黏膜产生自我消化①胃酸、胃蛋白酶②微生物、胆盐、胰酶、NSAIDs、酒精、应激①黏膜屏障②黏液屏障③黏膜的血液循环④前列腺素⑤表皮生长因子胃黏膜防御(一)病因:•1、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因素)•①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普通人群,在DU的检出率约为90-100%、GU约为90%~80%•②成功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溃疡复发率明显下降,用常规抑酸治疗后愈合的溃疡年复发率50%~70%,而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使溃疡复发率降至5%以下二、病因及发病机理•2、非甾体抗炎药:破坏黏膜屏障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二、病因及发病机理二、病因及发病机理•3、胃酸和胃蛋白酶:破坏黏膜屏障(决定因素)↑胃酸作用•4、其他:遗传、应激和心理、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吸烟、饮酒三、病理•十二指肠溃疡95%在球部•胃溃疡85%发生于胃角、胃窦小弯表浅,愈合后粘膜正常深,愈合后有疤痕形成糜烂溃疡糜烂or溃疡?溃疡的黏膜缺损超过黏膜肌层,不同于糜烂•溃疡边缘光整、底部洁净,由肉芽组织构成,上面覆盖有灰白色或灰黄色纤维渗出物,活动性溃疡周围黏膜常有炎症水肿。•溃疡溃破血管时引起出血,穿破浆膜层时引起穿孔。•溃疡愈合时瘢痕收缩使周围黏膜皱襞向其集中,幽门瘢痕可导致梗阻。三、病理•同一部位有2个以上的溃疡称多发性溃疡•胃、十二指肠同时有溃疡称复合性溃疡直径大于2cm称巨大溃疡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四、临床表现①慢性经过病史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②周期性发作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出现;秋冬,冬春发作③节律性上腹疼胃溃疡多于餐后1h痛---餐后痛十二指肠溃疡为饥饿疼,进食缓解,有夜间痛④腹痛服用抑酸或抗酸剂缓解★★节律性上腹疼痛(比较表)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性质烧灼或痉挛感钝痛、饥饿痛、胀痛、灼痛、剧痛等部位剑突下正中、偏左上腹正中或稍偏右时间餐后0.5~1h后痛进餐后2~4小时,有午夜痛持续时间1~2小时2~3小时,到下次进餐一般规律进食-疼痛-缓解疼痛-进食-缓解五、辅助检查(一)胃镜检查及粘膜活检是确诊消化性溃疡首选的检查方法。①直接观察部位、分期,②直视下取活组织作病理学检查及幽门螺杆菌检测。胃的良、恶性溃疡鉴别必须由活组织检查来确定。③出血时止血(二)x线钡餐检查•溃疡的x线征象:龛影是直接征象,对溃疡有确诊价值•十二指肠球部激惹和球部畸形、胃大弯侧痉挛性切迹均为间接征象,仅提示可能有溃疡胃小弯龛影胃体后壁龛影五、辅助检查(三)幽门螺杆菌检测•检测方法分为侵入性和非侵人性两大类•侵入性试验:快速尿素酶试验•非侵入性试验:13C、14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14C-UBT)复查首选(四)胃液分析和血促胃液素测定鉴别促胃液素瘤五、辅助检查六、诊断•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上腹疼痛,且上腹痛可为进食或抗酸药所缓解的临床表现是诊断消化性溃疡的重要临床线索•确诊有赖胃镜检查。•X线钡餐检查发现龛影亦有确诊价值六、诊断•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上腹疼痛,且上腹痛可为进食或抗酸药所缓解的临床表现是诊断消化性溃疡的重要临床线索•确诊有赖胃镜检查。•X线钡餐检查发现龛影亦有确诊价值七、鉴别诊断(一)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常见且临床表现与消化性溃疡相似,应注意鉴别餐后上腹饱胀、嗳气、反酸、恶心、食欲缺乏胃镜检查,可确定有无胃、十二指肠溃疡存在(二)胃癌•最终必须依靠直视下取活组织检查鉴别。•恶性溃疡的内镜特点为:①溃疡形状不规则,一般较大>2CM;②底凹凸不平、苔污秽;③边缘呈结节状隆起;④周围皱襞中断;⑤胃壁僵硬、蠕动减弱(x线钡餐检查亦可见上述相应的x线征)七、鉴别诊断癌性溃疡内镜特点边缘虫噬样结节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