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烧讲座正常人的体温是多少?大多数正常人来说,口腔体温范围:36.7℃~37.7℃,腋窝温度范围:36.0℃~37.4℃,直肠温度范围:36.9℃~37.9℃。体温超过37.5℃定为发热。并进一步划分:低度发热37.5-38℃,中度发热38.1-39℃高热39-40.4℃超高热超过40.5℃小儿体温变化家长要对小儿的体温变化有所了解。正常情况下,小儿的体温是在一定的范围中波动。肛温为36.5℃~37.5℃,腋下温度为36℃~37℃,傍晚时体温较清晨时高,哭闹、饮食过多以及运动后都可影响体温使之稍有增高。尤其对于新生儿、小婴儿,由于其体温调节功能未成熟,外界气温、哭闹、喂奶、衣服的厚薄等均能引起体温波动。小儿发烧体温认定标准临床上所指的体温超过37.5℃就是“发烧”,通常是指“口温”。因为可测量体温的地方很多,所以分别定义如下:口温37.5℃以上(含);耳温37.5℃以上(含);腋温37℃以上(含);背温36.8℃以上(含);肛温38℃以上(含)。及早发现宝宝发热的小方法:1、摸:平时经常摸摸宝宝的小手和颈部后面,既可知道宝宝体温是否正常更重要的可以了解宝宝的衣着是否合适,穿得过多或过少都不利宝宝的健康和舒适。了解了宝宝的正常体温,一旦宝宝有发热,你就马上能“摸出”。用手大致感觉出了宝宝的体温异常,可用你的额角接触宝宝的额角,假如明显感觉宝宝的额头比你的热,那么宝宝多半是发热了。2、看:假如宝宝脸部潮红、嘴唇干热、哭闹不安,或者没有食欲时,宝宝很可能是发热了。发热时身体的水分消耗较大,假如宝宝的小便比平时的尿量少,且小便发黄、颜色较深,宝宝也可能体温增高了。3、测:用体温计丈量体温是最确切的。假如宝宝的体温很高(38℃以上)或过低(36℃以下),都应引起重视,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区分生理性体温升高和病理性体温升高:发现宝宝发热时,不要手足无措,应先弄清宝宝是病理性发热还是生理性发热,再做出正确的处理。属于生理性体温升高的是:1、宝宝穿得过多、盖得太厚,都会使体温有所升高,尤其是新生宝宝。只要将这些因素排除小宝宝的体温就会恢复正常。剧烈活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进食、排便等,都可使宝宝的体温暂时升高。体质虚弱、饥饿、久不活动或保热不佳等,则会使宝宝的体温暂时偏低。假如宝宝的体温暂时波动,幅度不大,全身情况良好,特别是精神状态好,没有异常,可能只是生理现象,并非有病,密切留意观察即可。病理性发烧(9大可能原因)1.感冒不论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都是宝宝最常见的疾病。细菌和病毒感染都有可能。症状不一,发烧、食欲下降、肠胃不适、拉肚子、耳鼻喉等问题都有。医师会给予“症状治疗”药物,加上多休息与多喝水,通常3~5天就可以痊愈。但若照顾不当,并发中耳炎、脑炎、脑膜炎等,就会有高烧39℃以上的危险。2.耳鼻喉发炎耳鼻喉的问题通常会有发炎现象,所以会有红肿的产生,是一种病毒感染。症状多变常见的有发烧、咳嗽、流鼻水、喉咙红肿(宝宝通常不愿意进食)等。医师会给予“症状治疗”药物,加上多休息与多喝水,通常3~5天就可以痊愈。该疾病容易并发中耳炎、耳突炎、肺炎等,也会有高烧39℃以上的危险。3.玫瑰疹因玫瑰疹病毒感染而得名。1岁前后的宝宝最容易得。典型的症状就是会莫名高烧(39℃以上),大约持续3~4天,然后起红疹(此时烧会退去),红疹通常会慢慢消失,不会留下任何疤痕,也没有其他并发症,家长不必担心。4.打预防针因施打疫苗而有轻微发烧的宝宝很多,但会引起较明显发烧的通常是在注射“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的疫苗后。若有身体不适或感冒则不适合带宝宝去打疫苗,以免症状混淆。72小时内是注射预防针发烧的观察期,超过就不是因为疫苗而引起的发烧了,家长要另外做判断。5.败血症它是一种细菌侵蚀到血液中的疾病。通常是近亲联姻、先天免疫不良或使用高剂量类固醇的结果。有败血症的患者会有1/3几率合并脑膜炎,所以危险性排第二。6.尿道感染1岁以下男女宝宝是好发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