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疫苗接种崔玉涛1预防接种与孩子的免疫力孩子的抵抗力指的是孩子抵抗疾病的能力,也就是对抗细菌和病毒的能力。婴儿在刚出生时体内只有妈妈怀孕期间通过胎盘传递的一些抗体,但这些抗体根本不足以保护孩子不生病,特别是不生大病。那如何才能提高孩子抵抗疾病,特别是抵抗感染性疾病的能力呢?人体只有在接触某种病毒、细菌并产生了相应的抗体后,才能够达到抵抗的目的。但是当然不能为了预防以后得病而让孩子把所有病毒都感染了,所以,目前预防接种是提高抵抗力的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均衡营养也是一种提高身体免疫力的方法,其作用仅次于预防接种。人体的生长发育越正常其抵抗疾病的能力也越强,所以现实生活中,身体比较强壮的孩子不容易生病就是这个道理。此外,环境中的细菌也能提高后天免疫能力,通过环境中少量的、连续不断的刺激,使免疫系统逐渐成熟。这是位居第三的提高抵抗力的方法。也就是说,我们提供给孩子的生活环境应该是清洁的,而不是无菌的,但是人类的某些活动会消弱环境的这项作用,比如滥用消毒剂、抗生素等。在现实生活中,有越来越多的家庭追求无菌,经常用消毒剂来擦洗孩子的用品,甚至会定期做空气消毒。家长要明白,越让少量的病毒和细菌远离孩子,孩子的免疫系统越不容易成熟。提高孩子免疫力的三种方法预防接种是促进婴儿免疫成熟的最好方法人体免疫系统分先天性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先天性免疫系统指的是皮肤、胃液等生理屏障和功能,是生来就具有的。获得性免疫系统属于后天免疫,是在不断接触细菌、病毒等的过程中逐渐发育成熟的,获得性免疫的水平意味着抵抗感染性疾病的能力。婴儿在出生后不断接触少量病菌的过程就是获得性免疫系统不断成熟的过程,人为控制这个过程的形式就是接种疫苗。前面已经讲到,人体在接触了某种细菌或病毒后会产生对这种细菌或病毒的抗体,可是人不可能为了提高免疫力而把所有的疾病都感染。预防接种过程就是模拟严重感染性疾病的部分过程,这个过程会对免疫系统产生直接而且有效的刺激。疫苗是细菌、病毒的碎片或其中的重要片段。疫苗在生产过程中,把原有的病毒和细菌进行一种改造,使其在具有免疫性的同时失去了致病性。也就是说,接种疫苗以后,孩子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能够预防以后真的得病,但是不会在疫苗接种中对孩子造成真正的损伤。接种疫苗可以刺激婴幼儿体内的免疫系统产生相应抗体,以预防真正的严重感染性疾病。有些家长担心给孩子接种疫苗种类太多会影响孩子自身免疫能力。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作为抗原,促使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抗体才是我们经常谈及到的免疫能力或抵抗力。所以接种疫苗,与自然感染的道理相同,只能增强人体免疫能力,绝对不会抑制自身免疫功能。另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流行病特点不同,所以预防接种程序也会有所差异。家长不要以任一地区或国家的预防接种程序作为自己孩子预防接种的蓝本,唯一可以接受的就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推荐的预防接种程序,在各省市也有各自的疫苗免疫程序。免费疫苗和自费疫苗一类疫苗是免费疫苗,有国家出钱;二类疫苗是自费疫苗,由家长出钱。一类疫苗是免费疫苗二类疫苗是自费疫苗2小儿疫苗接种基础知识卡介苗孩子出生后接种的第一种疫苗,用来预防结核病卡介苗是减毒活疫苗制剂生后即可接种如生后3个月内没有接种卡介苗,需要先进行PPD皮试反应过程:注射—红点—红肿—化脓—破溃—结疤不能使用碘酒,酒精等消毒剂消毒乙肝疫苗乙肝是一种影响肝脏的严重传染病,乙肝疫苗可以预防乙肝以及乙肝感染的严重后果,包括肝癌及肝硬化。接种疫苗后可以长期预防乙肝感染,对乙肝可能起到终身预防的作用。什么情况下注射乙肝病毒免疫球蛋白?如果母亲自身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婴儿出生后12小时内要接种乙肝疫苗和接受乙肝疫苗和接受乙肝病毒免疫球蛋白的注射(100单位):如果母亲乙肝表面抗原(HBsAg)状态不清,出生后12小时内要接种乙肝疫苗,等母亲乙肝表面抗原(HBsAg)结果确定后,生后一周内考虑是否需要接种乙肝病毒免疫球蛋白。婴儿通常接种3个剂量的乙肝疫苗第1剂:出生时第2剂:1—2个月时第3剂:6—18个月时如果家中有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