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11 页省(市区) 姓名 准考证号 ……… 密……… .………… 封…………………线…………………内…… ..……………… 不…………………… . 准…………………答… . …………题…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024-2024 年硕士讨论生入学考试《教育学》强化训练试题 B 卷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80 分钟,本卷满分为 300 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认真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 45 小题,每题 2 分,共 90 分)1、下列不属于迁移的是( )A.吃一堑,长一智B.近墨者黑C.因噎废食D.温故知新2、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附属内驱力在学校表现最突出、易见的时期是( )A.小学低年级B.小学中年级C.小学高年级D.初中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前实验设计的有( )A.单组后测设计B.单组前后测设计C.固定组比较设计D.不等控制组设计4、“虚心涵泳”是朱熹的读书法。此处的“涵泳”是指读书时应( )A.细心玩味B.融会贯穿C.敬守此意D.收敛此心5、同概念一样,规则也有正例、反例,下述表述能体现桑代克“效果律”正例的是:(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得寸进尺C.入乡随俗 D.吃小亏得大便宜6、下列表述中,不符合贺拉斯曼关于美国公立学校教育目的与作用理解的是( )A.社会机器的平衡论B.社会人才的锻造炉C.社会差异的复印机D.社会意识的均衡阀7、在师生关系上倾向于“学生中心说”的教育学家是( )A.帕克B.布拉梅尔德C.赫钦斯D.梅伊曼8、在概念学习中,引发认知冲突及其解决的过程实质是为了实现( )A.概念转变 B.概念形成 C.概念同化 D.概念整合9、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社会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D.人的全面进展理论10、以下推断不能说明教育相对独立的是( )A.教育是个体向社会上层流动的助推器B.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第 2 页 共 11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C.教育进展具有持续性和继承性D.教育具有自我复制和自我更新的功能11、古代斯巴达人为年轻一代所提供的教育主要是( )A.文雅教育B.文体教育C.职业教育D.军体教育12、某学生做作业时,常常依据身边老师的面部表情来推断自己做题的对错并迅速更改答案。这位学生的认知风格很可能属于(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沉思型13、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新教教育、天主教教育所具有的共同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