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心理学研究方法第六章准实验设计VIP免费

心理学研究方法第六章准实验设计_第1页
1/50
心理学研究方法第六章准实验设计_第2页
2/50
心理学研究方法第六章准实验设计_第3页
3/50
第六章准实验设计定义所谓准实验,是相对于真实验而言的,是指那种既不能直接操纵自变量又不能对研究中的额外变量作较严格控制的研究。它像实验一样一般要比较不同的组或条件,但这种设计用不可操纵的变量来确定要比较的组或条件。不可操纵的变量通常是被试变量(如性别男和女)或时间变量(如处理前和处理后)。它和真实验的主要区别在于,准实验中没有运用随机化程序进行被试选择和实验处理;也不能完全主动地操纵自变量。准实验设计的发展背景:准实验设计是伴随现场研究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最初实验室研究在人工的实验室中进行,采用真实验设计的方法,对各种变量的控制都非常严格。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研究的内部效度。但是这种严格的实验室研究结果的可推广性,即外部效度是值得怀疑的。很多实验室研究的结果不能应用到日常生活场景中。另外,很多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不能在实验室中进行。基于上述原因,一种新的思路被提出来,这就是现场研究。现场研究是在实际工作,学习和生活情景中进行的研究。但是现场研究中,常常不能运用随机化程序选择和分配被试。学校,工厂等企事业单位都有正常的工作和学习秩序,不可能、也不应该随便更改。所以现场研究中经常选择现成的车间,班组和班级来作为实验对象。而且有些情况下,也不能采用控制组。基于这种状况,现场研究中就不太可能采用真实验设计方案,而只可能采用一些准实验设计方案。最初提出准实验设计概念的是心理学家Cook&Campbell(1966,1979)。他们于1979年发表了《准实验研究:现场背景的设计和分析》这一专著,为准实验设计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书中,他们系统全面地提出了准实验的设计原则和统计分析方法,使准实验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日臻完善。准实验研究往往有如下特点:(1)其研究中的自变量往往用被试变量。这些被试变量可能是自然形成的被试变量,如年龄、性别、种族等;可能是社会所形成的被试变星,如社会阶层、宗教信仰、居住区等;可能是因疾病及与之有关的被试变量,如残疾者、弱智者、脑外伤者等;可能是学习现状不同的群体或己形成的不同个性的群体等。(2)研究者只能选择那些已具有了某种不同程度特征的被试。而不能像真实验那样从总体中随机选取被试或随机分组。(3)一般而言,不能从准实验研究结果中作出因果关系的结论。其主要原因是在研究的变量上缺乏严格控制,因而其内部效度较低。尽管准实验设计在内部效度方面不如实验设计.但是,当一个问题无法使用真实验设计时,准实验设计不失为可选择的设计。Geronimus(1991)研究少女妈妈,发现与过早怀孕相比,社会经济地位等家庭因素更能决定这些女孩子是否会经历贫困、高退学率、高婴儿死亡率等不幸。Geronimus使用少女妈妈的姐妹作为对照组。以这种方式对家庭背景进行控制的时候,许多与过早怀孕相联系的消极后果都消失了。第一节单组准实验设计一、时间序列设计(一)时间序列设计的基本模式(1)设计方案对一组被试先进行周期性测量,之后引入实验处理X,然后再进行一系列周期性的测量。比较插入实验处理前后测量的变化趋势,从而推断实验处理是否产生效果。(2)图示及数据分析o1o2o3o4Xo5o6o7o8o代表测量结果,X代表实验处理,O1-O8之间间隔时间相等。(3)补充说明根据研究的内容和目的不同来确定实验处理前、后的观测次数,并且前、后的观测次数也可以不同。但总的来说,观测的次数越多越好。有学者推荐在实验处理前的观测次数不少于50次。《法制报》的发行对犯罪率的影响在报纸发行前对犯罪行为进行一系列观察,在报纸发行后再进行一系列观察,比较前后的观察结果。(O为观察,X为实验处理)对学生实施恶劣情绪管理计划的效果在实施这一计划之前对学校打架次数进行记录,在实施这一计划之后再进行记录,比较前后的结果。O1O2O3O4XO5O6O7O8GF图时间系列设计研究的可能结果EDCBAA线处理后没有出现不连续性B线处理前后的成绩水平基本相同C线处理前后的变化趋势一致D线处理后的水平发生了高的变化E线也发生了高的变化,但不久又恢复到处理前的水平F线处理后的水平变化过一段时间才发生了G线处理后的水平发生了低的变化例:一位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心理学研究方法第六章准实验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