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目录•了解脂质与脂蛋白•动脉粥样硬化基础知识•血脂异常的定义、诊断标准及治疗•他汀在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血脂及其生理作用?•血浆中所含脂类的总称•主要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类脂(如磷脂),与临床密切相关的主要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能量储存能量产生甘油三酯胆固醇甾体激素合成细胞膜胆酸脂质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脂蛋白•脂质不溶解于血液,为了能够运输,机体将脂质和可溶于血的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结合的球状巨分子产物称为脂蛋白脂蛋白的核心是甘油三酯(TG)和/或胆固醇酯,外裹磷脂、胆固醇(TC)和蛋白质(载脂蛋白)0.951.0061.021.101.101.20204060801000密度(g/ml)直径(nm)VLDL510VLDL残粒IDLVLDL乳糜残粒HDL3HDL2乳糜微粒LDL临床常依据超速离心法对血浆脂蛋白分类CM:乳糜微粒VLDL:极低密度脂蛋白IDL:中间密度脂蛋白LDL:低密度脂蛋白HDL:高密度脂蛋白Lp(a):脂蛋白(a)CM可能与AS有关VLDL水平升高是CHD的危险因子IDL一直被认为具有致AS作用LDL是首要的致AS因子。经过氧化或其他化学修饰后的LDL,具有更强的致AS作用HDL被认为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浆脂蛋白,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各种脂蛋白的临床意义:LDL最受关注,是首要的致AS因子LDL-C越低越好,HDL-C越高越好LDLCMVLDLHDL目录•了解脂质与脂蛋白•动脉粥样硬化基础知识•血脂异常的定义、诊断标准及治疗•他汀在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正常动脉壁由内膜、中膜和外膜组成正常动脉壁的结构和功能外膜内膜内皮组织止血和凝血调节血管紧张度调节血管通透性内皮组织内皮组织黏附分子中膜•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与血脂异常及血管壁成分改变有关的动脉疾病。基本损害是动脉内膜局部呈斑块状增厚,故又称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或简称斑块,最终导致血管管腔狭窄以至完全堵塞。•主要累及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等大、中型肌弹力型动脉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定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引起相关疾病的罪魁祸首•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全身广泛存在的特点•动脉粥样硬化是沉默的、无处不在的“不定时炸弹”缺血性卒中冠心病外周动脉疾病肾动脉硬化: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动脉粥样硬化:慢性、进行性病理改变炎症加重,脂质核心增大SMC和纤维组织减少不稳定斑块形成,发生破裂斑块破裂导致斑块内物质溢出和急性血栓形成不稳定斑块破裂后斑块发展内膜增厚粥样瘤形成正常动脉内皮功能紊乱内皮功能减退LDL进入动脉壁LDL被氧化单核细胞浸润LDL进入动脉壁、被氧化,内皮功能紊乱持续存在泡沫细胞形成SMC迁移,合成纤维组织血管壁炎症,脂质核心形成并发症泡沫细胞脂质条纹中期损伤粥样硬化纤维斑块复合性病变/破裂发生管腔脂质核心纤维帽内膜中膜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要由脂质核心和纤维帽构成外膜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稳定&不稳定区分分类脂质核心纤维帽炎症斑块偏心破裂稳定性斑块小厚少不偏心不易破裂不稳定性斑块大薄多偏心易于破裂稳定性斑块不稳定性斑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肌缺血的机制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其他急性冠脉综合征相关事件稳定型(劳力型)心绞痛不稳定斑块稳定斑块LibbyP.Circulation.2001;104:365-372;RossR.NEnglJMed.1999;340:115-126.单核细胞LDL-C粘附分子巨噬细胞泡沫细胞氧化的LDL-C斑块破裂平滑肌细胞CRP斑块不稳定和血栓形成氧化炎症反应内皮功能不良CRP=C-反应蛋白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心肌梗死心绞痛卒中TIA高血压肾衰周围动脉病“LDL-C斑块CV事件”链LDL-C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启动因子之一,由于内皮功能受损,LDL-C在内皮下沉积,通过炎症、氧化等病理生理和生化改变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是一切心血管事件的根源。正是因为斑块的破裂,引起急性血栓栓塞,导致血管的堵塞,最终造成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构成了整个LDL-C—斑块—事件链。目录•了解脂质与脂蛋白•动脉粥样硬化基础知识•血脂异常的定义、诊断标准及治疗•他汀在抗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血脂异常的定义及临床分型•高胆固醇血症:血清TC水平升高•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TG水平升高•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TC和TG水平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