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XX县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XX县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_第1页
1/7
XX县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_第2页
2/7
XX县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_第3页
3/7
XX 县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健全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 实践与思考 马田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邝良平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一环,是保障民生、发展民生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最后一道“安全网”。近年来,我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制度健全、资金落实、管理有序、操作规范、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无到有,逐步健全完善,有效保障了全镇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为促进全镇科学和谐率先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全镇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现状 城乡低保制度,是政府按照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困难群众给予差额补助的社会救助制度。目前,我镇城镇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 180 元,农村低保标准分为三类:a 类 50 元、b 类 35 元、c 类 20 元。全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家庭 1870 户、1967 人,其中,农村低保对象三类 1120 户。城乡低保制度的全面建立和实施,标志着我镇城乡居民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保障网编织成形,较好地发挥了社会保障的“兜底”作用,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体的关爱,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基本特征 1、年龄偏大。调查显示,年龄在 40 岁以上的最多,占55.7%,其次是 18-40 岁的占 25.7%,18 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占18.5%。由此可见,低保对象多属于中老年群体,而他们是家庭生活的依靠。 2、文化程度偏低。家庭成员文化程度低是低收入家庭的一个重要特征。调查显示,在低保对象中,文盲占 10.1%,小学文化程度的占 44.1%,初中文化程度的占 30.3%,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占 8.6%,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 3.9%。从低收入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分不看,呈现出中间高两头低的现象,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所占比例高达 54.1%,可见,低收入家庭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这就造成其缺乏就业竞争力,即使就了业,也只局限在一些技能要求低,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岗位,其收入水平自然较低。 3、从业偏少。在现有的低保家庭中,单一务农的占88.4%,有固定工作的占 0.5%,打零工的占 1.6%,在家闲居、无业的占 9.4%。 三、健全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本做法及成效 (一)健全完善城乡低保管理机制,实现应保尽保的工作目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XX县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