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临床表现及后果•血液凝固过程•影响血栓形成的因素•预防及护理静脉血栓是人类“无声的杀手”•据统计约80%的深静脉血栓是“沉默”的、无临床表现的;70%以上的肺栓塞是在死亡后发现的。•在美国血栓性疾病是排在第三位的常见血管疾病,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在西方国家,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年发病率分别约为1‰和0.5‰。•在中国,静脉血栓栓塞症同样也是常见病、多发病,而且其发病率呈迅速上升趋势。www.themegallery.com几个概念•DVT(深静脉血栓形成):指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所致的一种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最为常见,其中左下肢发病率高于右下肢。•PTE(肺血栓栓塞症):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肺循环功能障碍性疾病。•VTE(静脉血栓栓塞症):VTE=PTE+DVT,DVT和PTE是同一种疾病(VTE)的不同发展阶段。经济舱综合症深度静脉血栓症又名“经济舱综合症”是指乘坐飞机经济舱的乘客长时间坐在狭小的座位上不动,导致双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慢,血液淤滞,从而使下肢静脉血液发生凝固形成血栓。在下飞机活动后,血栓脱落,随血流经右心室到达肺动脉并在此形成栓塞,引起肺梗塞,使肺脏血氧交换困难。引起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因此,久坐的旅客要多起身活动,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DVT的临床症状•DVT经常是无症状的•小腿痛或触痛,或者两者兼具•肿胀与浮肿•远端DVT膝关节以下肿胀,近端DVT肿胀直至腹股沟•皮肤温度升高•浅静脉扩张www.themegallery.comCompanyLogoDVT的后果DVT解决永久性的栓子慢性静脉功能不全PE肺栓塞CVI未作预防或预防措施不力www.themegallery.comCompanyLogo因深静脉瓣膜在血栓形成及炎症过程中受到破坏,即使血流再通,重力作用产生的静水压力,使组织内纤维素积聚,脂肪结缔组织硬化,皮肤产生淤滞性皮炎的改变,甚至发生静脉淤滞性溃疡,造成肢体一定程度的病废。DVT的后果——慢性静脉功能不全www.themegallery.comCompanyLogoDVT的后果——肺栓塞www.themegallery.comCompanyLogowww.themegallery.comCompanyLogo为何形成血凝块-Virchow’三联征•血流淤滞−血液循环流速减慢.血流淤滞同时发生在术中和术后的卧床时间..•血管壁损伤−发生在手术肢的操作过程中如全膝或全髋成型术中,会扭折血管−静脉血液郁积也会造成静脉扩张和内皮细胞损伤..•凝血功能改变−术后血液中促凝血酶原激酶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损伤组织处表面凝结被激活都导致了血液的高凝状态。三个因素中,单一因素较少致病,常常是2个或3个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而其中血液成分改变导致高凝状态是最重要的原因。VTE基于病因学的危险因素-血流淤滞血流淤滞血管壁损伤凝血功能改变•年龄>40岁•慢性心力衰竭•制动•腹腔镜手术•下肢骨折•恶性肿瘤•肥胖•瘫痪•妊娠•既往发生DVT•休克•腹部/盆腔肿瘤•静脉曲张VTE基于病因学的危险因素-血管壁损伤血流郁滞血管壁损伤凝血功能改变•中心静脉血管通路•感染相关内皮损伤•骨折•低氧•静脉用药•静脉注射刺激性药物•起搏器导线•手术•创伤•静脉扩张VTE基于病因学的危险因素-凝血功能改变血流郁滞血管壁损伤凝血功能改变•年龄>40岁•麻醉•脱水•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使用肝素•血小板减少•激素治疗•高纤维蛋白原血症•IBD炎症性肠病•恶性肿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妊娠或产后•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高凝状态DVT危险度分级低危年龄<40岁,较小的外科手术(30min以内),无其他危险因素,长期卧床。中度有危险因素的较小手术,40-60岁;无危险因素的非大手术;<40岁,无危险因素的大手术。高危>60岁,或有危险因素的非大手术;40-60岁,有危险因素,即既往有静脉血栓栓塞征(venousthromboembolism,VTE)、肿瘤、血液高凝状态的大手术。极高危>40岁,既往有静脉血栓栓塞征病史的大手术;髋、膝关节置换术;髋部骨折手术、重度创伤、骨髓损伤。防微杜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一般护理措施重点观察和宣教环境饮食严密观察早期症状针对DVT成因的预防和护理促进血液回流避免血管内膜的损伤防止血液的高凝状态一般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