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扩大切除术目录CONTENTS认识胸腺01重症肌无力02术式比较03手术配合04TRANSITION重症肌无力01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眼皮下垂、视力模糊、复视、斜视、苦笑容等),症状严重会使呼吸肌无力,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发病机制及现状NMJ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活动后加重,休息(晨轻暮重)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减轻主要症状眼外肌无力(>90%的病例眼外肌麻痹)脑神经支配的骨骼肌明确诊断,要做新斯的明试验和肌电图,观察眼睑等和肌力相关的症状65%-80%有胸腺增生,10%-20%伴发胸腺瘤重症肌无力治疗方式药物治疗1.胆碱酯酶抑制剂2.免疫抑制剂3.血浆置换手术治疗:手术切除胸腺是重症肌无力有效治疗手段(胸腺扩大切除术是治疗重症肌无力最重要的方法)胸腺切除的理论基础消除自身抗体介导的乙酰胆碱受体的损害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大部分合成于胸腺对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产生有促进作用“肌样细胞”产生胸腺阻止乙酰胆碱合成和释放的胸腺素产生胸腺T淋巴细胞在胸腺内致敏上述抗体、细胞等大部分活化、产生于胸腺TRANSITION认识胸腺02认识胸腺--胸腺的位置胸腺(thymus)位于前纵膈,敷于心脏和大血管表面,呈灰赤色,扁平状,分左右两叶,由淋巴组织构成认识胸腺--胸腺的位置胸腺认识胸腺--胸腺的位置胸腺胸骨主动脉弓肺认识胸腺--胸腺的形状胸腺常分为不对称的左、右两叶,呈上尖下宽的锥体形或窄长形,前面略凸,后面微凹,前后稍扁。外科手术中胸腺一般分5种形态:H型、蝶型、三角形、条型和多叶型,以H型多见。认识胸腺--胸腺的功能胸腺的功能产生和分泌激素类物质参与免疫反应1.中枢免疫器官2.产生T淋巴细胞3.协助发育外周免疫器官1.产生、分泌胸腺肽2.连续诱导T细胞分化3.增强T细胞对抗原的反应维持机体免疫平衡状态TRANSITION剑突下切口术式比较03术式比较手术入路(经胸腔镜下剑突下切口胸腺扩大切除术)经剑突下长2cm切口为观察孔双侧锁骨中线肋弓下缘处为操作孔术式比较正中切口入路经右胸或双侧胸腔镜入路剑突下入路•术野清晰、左右侧胸腺均可以清晰分离•切口小,损伤少,出血少•住院时间短,费用少•切口大,需劈开胸骨,•出血多,疼痛明显•术后恢复慢,胸廓稳定性差对心肺功能影响大•术后并发症多,恢复慢住院时间长•易损伤肋间神经,发生肋间神经痛•胸腺切除或不完全,易损伤肺•双侧入路手术时间长,损伤大•术后要放胸腔闭式引流进入胸腔术式比较剑突下切口入路其他的优点:1.切口隐蔽美观,满足患者对美容的要求2.麻醉损伤小(单腔管气管插管全麻)3.避免术中对肋间神经的损伤和牵拉4.住院时间短,恢复快,费用低5.只需要三个小切口就能完成手术,是未来胸外科的发展方向TRANSITION手术配合04手术配合--术前准备肺功能锻炼(术前)胃肠道准备(病房)留置尿管外周静脉准备手术配合--术前访视评估患者评估患者心理疏导健康宣教与医生沟通准备术中特殊用物手术配合--麻醉准备1全麻,气管插管2中心静脉置管3动脉穿刺手术配合--术前准备人字位人字位肩胸部放一软枕肩胸部放一软枕仰卧背部垫高/仰卧折刀位主洗麻助头尾助显示屏一号器械车二号器械车吸引器腔镜电刀系统显示器手术配合--术中站位及设备的摆放术中站位及设备的摆放术者站在患者两腿间,扶镜助手站于患者左侧手术配合--敷料器械准备敷料:腹阴联合包、消毒包,治疗巾、一次性台布、手术衣,中单器械:胸腔镜包、灯柄,腔镜器械(10mmtrocar,5mmtrocar两个,电凝钩,无损伤钳,分离钳,气腹管)腔镜设备:10mm镜头、光纤,超声刀(长头)+手柄、电凝线,冷刀手术配合--一次性物品的准备一次性物品的准备1.11#刀片、22#刀片、中角针、肥仔针,1#,4#,7#丝线2.吸引管、胸科电刀、电刀擦,垃圾袋,石蜡油3.显影纱球5包、腔镜保护套,显影方纱4.胸腔引流管、水封瓶、胸泌保护套,1000ml盐水+冲洗管手术配合--高值耗材一次性5mmtrocar(螺纹式)人纤维蛋白胶(确认使用后,提前溶胶)国产止血粉或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