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幼儿文化的解读和支持的策略研究儿童的语言不止一百种——幼儿文化的解读及支持的策略研究【摘要】瑞吉欧“儿童有一百种语言”,其基本的内涵就是充分让幼儿表达、表现,不论幼儿用何种形式,教师的第一反应必须是接受这种方式,这是一种开放的观念。在我们看来,孩子不止有一百种语言,他们的语言从不受学识和所谓的理智的困扰,坦然地看,坦然地说,坦然地做,简简单单,自然快乐。这些属于儿童的语言就构造出一种文化,是儿童特有的文化,是一种以儿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来决定其价值和标准的文化,即儿童的思维也称儿童文化,在幼儿阶段我们将这种儿童文化称做幼儿文化。让我们教师和家长认真去分析、研究,进而去呵护、尊重和欣赏,关注我们孩子的生命质量,真正实现孩子的生命性在幼儿文化中成长。【关键词】幼儿文化解读支持策略一、课题的缘起(一)对以往教育中幼儿文化缺失问题的反思与批判1、成人对幼儿文化认识的缺失镜头一:在幼儿园的盥洗室里,孩子们兴高采烈、叽叽喳喳地互相报告新的信息。“昨天,我看了一部大恐龙的电视……”“我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图画书,可好看了!,半天也不从小小的盥洗室走出,在老师的一再催”促下,才想起要洗手的初衷。镜头二:林林的妈妈从幼儿园里领回林林,发现林林的口袋鼓鼓囊囊地塞满了小石子、小纸片等,翻开林林放玩具的抽屉简直是个“地下旧货市场”。如果我们来解读孩子的行为,会发现镜头一孩子的胡侃瞎聊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玩耍和消遣方式,是他们与其他孩子建立亲密伙伴关系、提高信息量、拓展兴趣性的良好契机。而镜头二拾荒现象是孩子对事物欣赏力和评判能力的表现,孩子在这样的拾荒中形成对自然环境、对自己生活的小空间的独特认识。但成人不去解读不会解读,于是,就与孩子产生冲突和矛盾:老师把几个洗手最慢的孩子叫到讲台边接受批评教育,林林妈妈怒气冲冲的要求林林扔了这些垃圾,林林不肯,大哭。2、幼儿公平自由权利的缺失镜头三:王老师放好故事磁带,准备让孩子听故事,可看见还有不少孩子正聊得起劲,于是沉下脸,提高嗓门道:“小朋友,现在是听故事时间,大家把小嘴巴闭上!”镜头四:下午,大班的孩子们正陆续起床、穿衣,陈老师边忙着帮助个别孩子,边说道:“今天,某某小朋友真好,从起床到现在都没有发出一点声音,某某,你怎么又讲话了!”这两个镜头从某种程度和意义上来说,教师的行为是反幼儿文化的,她剥夺了孩子天真、自由、自主的权利,使得天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