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科室质控医学课件院感质控内容1.组织制度:院感质控小组、院感相关制度2.科室布局:布局流程合理3.手卫生:洗手、卫生手、外科手正确率、依从性4.医院感染监测: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物表、空气、手、压力容器、清洗后内镜、医疗用水5.抗菌药物: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时机、品种选择、疗程合理、抗菌药物使用率;病原学送检率院感质控内容6.个人防护:一般防护:口罩、帽子、手套穿戴正确、传染病时三级防护使用范围及正确穿戴方式7.消毒隔离:消毒液、一次性物品、灭菌物品、消毒登记8.无菌技术操作:换药、穿刺9.环境卫生:床单位、地面10.医疗废物管理:分类、存放、交接登记质控薄弱点•手卫生: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医院感染病例:诊断上报漏报•消毒隔离:一次性物品的管理(存放、标识、有效期)、多重耐药菌的隔离措施•院感知识培训:院、科二级培训重点科室院感质控手术室:外科手卫生;外科手术器械的管理;空气监测、外科手的化脓菌监测;外科手术切口预防性用药时机;无菌操作•产科:外科手卫生;产房空气监测;产床及物表的沙门菌监测;一次性物品的全程管理;•血透室:透析用水、透析液的微生物监测、内毒素监测;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区透析;一次性透析器全程使用;重点科室院感质控•供应室:器械的清洗检查包装质量、一次性物品库、压力容器的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原始资料;灭菌物品的存放、发放;外来器械的清洗包装灭菌;•内镜室:内镜的清洗质量、清洗后的内镜监测、各种登记本;•介入室:空气监测、外科手卫生、一次性物品全程管理;无菌操作;•口腔科:牙科手术器械的清洗-灭菌流程、手卫生、小压力容器生物监测。《清洁的手,呵护健康(2015-2018年)》专项工作指导方案•量化指标•1.医疗卫生机构手卫生设施设置和用品配置合格率≥80%,重点部门手卫生设施设置和用品配置合格率100%•2.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覆盖率100%;手卫生知识知晓率≥90%;•3.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60%,手卫生正确率≥75%;重点部门依从率和正确率分别达到75%和90%以上。年度工作目标•(一)第一年(2015.07—2016.06)•1.手卫生设施设置和用品配置合格率≥50%,重点部门手卫生设施设置和用品配置合格率≥75%;•2.医疗卫生机构中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覆盖率≥80%;手卫生知识知晓率≥70%;•3.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40%,手卫生正确率≥60%;年度工作目标•(二)第二年(2016.07—2017.06)•1.手卫生设施设置和用品配置合格率≥70%,重点部门手卫生设施设置和用品配置合格率≥90%;•2.医疗卫生机构中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覆盖率≥90%,手卫生知识知晓率≥85%;•3.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50%;手卫生正确率≥70%;年度工作目标•三年(2017.07-2018.06)•1.手卫生设施设置和用品配置合格率≥80%,重点部门手卫生设施设置和用品配置合格率100%;•2.医疗卫生机构中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覆盖率100%;手卫生知识知晓率≥90%;•3.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60%,手卫生正确率≥75%,其中,重点部门依从率和正确率分别达到75%和90%以上;《阻断院感注射传播,让注射更安全(2015-2018年)》专项工作指导方案•安全注射:•安全注射是指对接受注射者无害、实施注射操作的医务人员不暴露于可避免的风险、以及注射后的废弃物不对环境和他人造成危害。•(一)第一年(2015.07-2016.06)•1.医疗卫生机构安全注射环境、设施条件、器具配置符合安全注射指南规定,合格率≥60%;•2.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安全注射培训覆盖率100%;医疗卫生机构内安全注射相关人员培训覆盖率100%;•3.相关人员安全注射知识知晓率≥75%;安全注射行为依从率≥75%;操作正确率≥75%。安全注射操作规程•使用注射针、套管针和静脉输液系统时,应遵循下列要求:•(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2)一人一针一管一用,包括配药、皮试、胰岛素注射等•(3)尽可能使用单剂量注射用药品•(4)单剂量注射用药不得分数次使用。•(5)多剂量包装药品每次使用时注射针(套管)和注射针筒必须无菌,•(6)不得多位患者共用袋装或瓶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