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根据卫生部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文件精神,使医院病人、职工和社会人群不受环境有害因素的侵袭,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我院建立了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制订了管理职责和一系列管理措施,望各科认真学习、切实执行,使我院感染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一、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医院设立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院感委员会在院长领导下全面负责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工作。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职责1、制定全院医院感染控制规划及管理制度。2、医院感染监测;管理监督;评价效果;发现问题;提出对策。3、对新建设施提出卫生学标准的审定意见。4、医院感染管理有关人员的业务培训,提供技术咨询。5、定期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议,对有关医院感染问题,提出对策。6、发生医院感染重大事件时,应立即逐级上报,并采取果断措施。三、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件》及湖北省卫生厅下发的“医院感染管理文件”制定。(二)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业务院长及院内感染管理发员会的直接领导下,由院内感染管理办公室负责按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组织实施中科室、院内感染管理小组及兼质控员负责日常工作。(三)医院职工应自觉遵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不断提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有效的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四)医务人员在进行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消毒隔离制度,不得随意简化和变更操作程序。(五)医师应按“医院内感染分类诊断标准”对所经治的住院病人进行医院感染病倒监测,对发生院内感染的病人应完整、准确、字迹清楚的填写“院内感染病例登记表”。300张床位以下的医院感染发病率分别低于7%、8%,一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低于1%,感染病例漏报率应低于20%。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六)各科室应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的管理措施及管理要求做好消毒、隔离与保洁工作,并定期进行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七)一旦发生院内感染的暴发,科室或个人在迅速控制感染流行的同时应上报院内感染管理办公室并极力保存检品(相关的环境、器具、药品等)协助采样、由院内感染监测室进行检测,任何科室或个人不得隐瞒或拒绝采样。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八)凡在我院经销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医疗卫生用品,及消毒药械在进购前必须经院内感染管理办公室对其生产厂家进行审核,对其产品质量进行监测,合格后方可由相应的主管部门进行进购,任务科室及个人不得违反本规定自行购入,对使用中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卫生用品及消毒药械,院内感染管理办公室仍将连续进行质量监督。四、医院感染管理措施(一)消毒灭菌原则1、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2、根据物品性能可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毒灭菌。灭菌首选压力蒸气、干热、环氧乙烷气体;消毒首选煮沸、流通蒸气;化学消毒根据不同情况可选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3、污染医疗器材和物品,均应无消毒后清洗,再消毒或灭菌。(一)消毒灭菌原则4、使用中的消毒剂必须保持其有效浓度,并定期检测。5、医务人员要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以及使用方法。配制时,应注意有效浓度、作用时间及影响因素。6、连续使用中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及其管道等,应定期消毒;湿化液应每日更换灭菌水,用毕需终末消毒,干燥保存。7、消毒灭菌后,应进行效果监测。8、手部皮肤清洁和消毒。医务人员上班时,严禁留长指甲、戴戒指。(1)下列情况应进行手的清洁或消毒;(按六部洗手法严格执行,时间不得少于2分钟)①接触病人前后。②进行无菌操作前。③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母婴同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传染病房等重点部门时。④带口罩和穿隔离衣前后。⑤接触可能污染的物品之后。⑥处理污物之后。⑦刷手:按外科手术要求进行。⑧手的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