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规范哮喘长期管理——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INA解析主要内容新指南对哮喘诊断与评估的更新基于哮喘控制水平的长期规范管理结合中国哮喘防治现状,加强患者自我管理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急性发作可危及生命指南指出: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受哮喘影响的人群在1%-18%之间,急性发作可能是致命的1。一项《支气管哮喘患者死亡原因的回顾性分析》显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病死原因是猝死和抢救不及时3。全球哮喘发病形势21.GINA2017.2.GlobalBurdenofAsthma-Summary.http://www.ginasthma.org/documents/83.朱蕾,等.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4;3(1):34-36.哮喘的诊断须有明确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呼吸道症状病史喘息、气短、胸闷和咳嗽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年龄的人对症状的描述可能有所不同确诊的呼气性气流受限(以下情况具备其中之一)肺功能变化很大和明确的气流受限支扩剂可逆性试验阳性2周以上进行的每天两次PEF测试结果变化很大4周抗炎治疗后肺功能显著改善运动激发试验阳性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通常仅用于成人)不同随访期间肺功能变化很大GINA2017.指南推荐:在哮喘诊断流程中,如遇临床紧急情况且排除其它诊断,可进行经验性治疗有呼吸系统症状的患者是否为哮喘典型症状?针对哮喘的详细病史/查体病史/查体是否支持哮喘诊断?可逆性试验检查肺量/PEF结果是否支持哮喘诊断?按哮喘治疗经验性治疗评估疗效1~3个月内行诊断性检查临床紧急情况,且其它诊断可能性低按其它诊断治疗针对其它诊断行进一步病史和检查是否确认为其它诊断?择日重复检查或安排其它检查是否确认为哮喘?按最可能诊断尝试治疗,或安排其它进一步检查GINA2017.对于哮喘和COPD同时存在的情况新指南去掉既往术语中的“综合征”,更新为“哮喘-COPD重叠”对于老年和吸烟患者,很难区分哮喘和COPD,很多患者同时具有上述两种疾病特征。之前将同时存在哮喘和COPD的情况描述为“哮喘-COPD重叠综合征”,但这种重叠并不代表是一种单一的疾病,其可能包括不同潜在机制导致的多种气道疾病。为避免将这种重叠认为是单一的疾病,GINA2017建议不再使用“哮喘-COPD重叠综合征”这一概念,并将这种重叠直接命名为“哮喘-COPD重叠”缩写为“ACO”哮喘COPD新概念:哮喘-COPD重叠(ACO)ACOGINA2017.ACO患病率高,危害大多中心研究显示:ACO在20-44岁、45-64岁和65-84岁的患病率分别为1.6%、2.1%和4.5%1。约20%的气道阻塞性疾病均可诊断为ACO1。与单一哮喘或COPD相比,ACO发作频率更高、患者生活质量更差、肺功能下降更快、死亡率更高2。ACO在哮喘和COPD中普遍存在11.KostikasK,etal.IntJChronObstructPulmonDis.2016Jun16;11:1297-306.2.GINA2017.ACO治疗推荐起始ICS联合LABA和/或LAMA治疗指南认为:如经评估为ACO,则推荐以治疗哮喘的方案起始治疗。ICS通常应联合LABA和或LAMA治疗,LABA不能单独使用。GINA2017.GINA2017依旧推荐基于控制水平管理哮喘哮喘控制管理模式症状急性发作副作用患者满意度肺功能诊断症状控制和风险因素(包括肺功能)吸入技术和依从性患者喜好哮喘治疗药物非药物管理策略治疗可变风险因素GINA2017.对于每位哮喘患者应进行症状控制评估和未来风险评估指南指出:一旦确立哮喘的诊断,肺功能被认为是评估未来风险最有效的指标。肺功能评估应在诊断或开始治疗时进行;控制治疗后3-6个月应评估个人最佳FEV1,并且此后定期检测。2017版指南进一步对“定期检测”作出明确说明:大多数成人患者应至少每1-2年检测一次肺功能;有急性发作和肺功能降低等高危患者,肺功能检测频率应更高;儿童患者也应基于哮喘严重程度和临床病程增加肺功能检测频率。指南在强调肺功能检测重要性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定期检测的频率GINA2017.指南对FeNO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更新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不能作为诊断或排除哮喘的指标。嗜酸性粒细胞哮喘、嗜酸性粒细胞支气管炎、变应性鼻炎、湿疹等均可导致FeNO升高,但嗜中性粒细胞哮喘时,FeNO并不升高;吸烟、支气管痉挛和过敏反应早期FeNO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