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friendstartedtheengineandbegantotaxiontotherunwayoftheairport.Mr.Johnsonhadheardthatthemostdangerous茶叶感官审评审评人员用感官鉴别茶叶的过程。即审评人员运用正常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的辨别能力,对茶叶产品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及叶底等品质因子进行审评,从而达到鉴定茶叶品质的目的。一、审评的定义评:1.议论,评论。2.判出高下。审:仔细、反复分析、研究CONTENTS1234审评室环境要求审评用具审评用水审评操作流程1审评环境要求室内墙壁、天花板及家具漆成白色,可安装模拟日光的标准光管备作自然光较差时候使用。干评台工作面照度宜在1000lx;湿评台工作面照度不低于750lx。评茶时,保持安静。控制噪声不得超过50dB。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5-27℃。相对湿度75%。茶叶感官审评室应坐南朝北,北向开窗。面积按评茶人数和日常工作量而定,最小不得小于15㎡。室内色调为白色或浅灰色,无色彩、无异味干扰。光线均匀、充足、避免阳光直射。自然光线不足时,应有辅助照明。辅助光源光线应均匀、柔和、无投影。(一)评茶室的要求2审评用具1、干评台:高度800mm~900mm,宽度600mm~750mm,台面为黑色亚光。2、湿评台:高度750mm~800mm,宽度450mm~500mm,台面为白色亚光。3、样茶柜架:一般在湿评台后方,也有放在湿评台侧边靠壁。(一)评茶台1、评茶盘:木板或胶合板制成,正方形,外围边长230mm,边高33mm,盘的一角开有缺口,缺口呈倒等腰梯形,上宽50mm,下宽30mm。涂以白色油漆,无气味。2、分样盘木板或胶合板制,正方形,内围边长320mm,标高35mm。盘的两端各开一缺口,涂以白色,无气味。3、叶底盘黑色叶底盘和白色搪瓷盘。黑色叶底盘为正方形,外径:边长100mm,边高15mm,供审评精制茶用;搪瓷盘为长方形,外径:长230mm,宽170mm,边高30mm。一般供审评初制茶叶底用。(二)评茶用具4、评茶杯碗•5、天平感量0.1g。•6、计时器定时钟或特制砂时计,精确到秒。•7、网匙不锈钢网制半圆形小勺子,捞取碗底沉淀的碎茶用。•8、茶匙不锈钢或瓷匙,容量约10mL。•9、汤杯•10、吐茶桶•11、烧水壶3审评用水(一)用水的选择•只要是理化及卫生指标符合国家标准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各项规定的天然水和人工饮用水均可作为评茶用水。•同一批茶叶审评用水水质应一致。(二)泡茶的水温水浸出物:茶叶经冲泡后的茶汤中所有可检测的可溶性物质,水浸出物含量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茶叶品质的优劣。水温标准是100℃。佛滚过度的水或不到100℃的开水用来泡茶,都不能达到评茶的良好效果。(三)茶水的比例审评实训中,一般情况下,除了乌龙茶审评的茶水比例为1:22,其他茶类的茶水比例为1:50。比如毛茶审评杯容量为250ml,则应称取茶样5g。(四)泡茶的时间茶类冲泡时间/min绿茶4红茶5乌龙茶(条形、卷曲型、螺钉型)5乌龙茶(圆结型、拳曲型、颗粒型)6白茶5黄茶54审评操作流程(一)茶叶审评基本程序•茶叶感官审评是评茶人员运用正常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的辨别能力,对茶叶产品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与叶底等品质因子进行审评,从而达到鉴定茶叶品质的目的。•感官审评分为干茶审评和开汤审评,俗称干看和湿看,即干评和湿评。一般情况下以湿评为主,审评茶叶品质还是应外形内质兼评为好。一、取样•1、匀堆取样法:扦样点不少于八点。•2、就件取样法:上、中、下、左、右五个部位各扦一把小样。•3、随机取样法:•4、压制茶取样:采用每块(个)中段或对角线的部分取样,不少于五点,用手或工具解散法,然后用四分法缩分到约200g。举例:1、压制茶取样时,当单块茶重量在500g以上时,可将其()锯成四份。A、随机B、沿对角线C、沿中线D、沿任意线2、缩分的茶样能代表该批茶样的整体水准。3、缩分的茶样能代表该批茶样的实际等级。二、评外形•1、外形审评方法•1.1将缩分后的有代表性的茶样100g~200g,置于评茶盘中,双手握住茶盘对角,用回旋筛转法,使茶样按粗细、长短、大小、整碎顺序分层并顺势收于评茶盘中间呈圆馒头形,根据上层(也称面张、上段)、中层(也称中段、中档)、下层(也称下段、下脚),按5.2的审评内容,用目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