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药学止血药VIP免费

中药学止血药_第1页
1/45
中药学止血药_第2页
2/45
中药学止血药_第3页
3/45
第十八章止血药概念: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性能:苦、甘、酸(涩);寒、温;归肝、心经。功效:凉血止血;收敛止血;化瘀止血;温经止血。按:现代研究证明,止血药的作用机制有如下几种:⒈增加血液凝血因子,促进凝血过程、缩短凝血时间。⒉收缩血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血管壁功能。⒊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应用:血证——体内外各种出血。分类:⑴按部位:①内出血——吐血、喀血、便血、尿血(血淋)、崩漏等;②外出血——创伤出血,皮下出血及口、鼻、耳、牙龈、目等出血(统称“衄血”)。⑵按病因病机:①血热出血;②虚寒出血;③瘀血出血;④创伤出血(不内外因)。配伍:⑴血热出血——清热药;⑵虚寒出血——益气温阳药;⑶瘀血出血——行气活血药;⑷急暴出血——益气固脱药。⑸下部出血——益气升阳药;⑹上部出血,如吐衄——降气药。使用注意:遵守“止血不留瘀”原则,使用凉血止血、收敛止血药时可酌配行气活血药。分类:凉血止血药;化瘀止血药;收敛止血药;温经止血药。按:炒炭止血问题。古人云:“烧灰诸黑药,皆能止血”;“红见黑即止”。部分药炒炭后性转涩,可增加吸附、收敛性质,能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但也有些药止血须生用,甚至鲜用效果才佳。第一节凉血止血药本类药性寒凉,味苦或甘,可清血分火热而凉血止血,适用于血热妄行,血不循经的出血。此类药属各类止血药中数量最多者。因性寒收引,原则上不用于虚寒出血,但大多可在配伍温经止血及益气温阳药后适当用之;多用、久用有可能生瘀,可适当佐以化瘀止血或行气活血药;急性出血可配伍收敛止血药同用。大小蓟来源:大蓟为菊科蓟的地上部分或根;小蓟为菊科刺儿菜的地上部分。按:陶弘景:“大蓟是虎蓟,小蓟是猫蓟。叶并多刺相似。”《纲目》:“蓟犹‘髻’也,其花如髻也。”炮制:生用;炒炭。大蓟大蓟小蓟功用疏要:两药均属苦甘而凉之品,同能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用于血热出血及热毒疮痈。但小蓟又可利尿,多用于尿血、血淋;解毒消痈方面大蓟较胜。两药均能利胆、降压,用于肝炎黄疸、高血压大蓟地榆来源:蔷薇科地榆、长叶地榆的根。陶弘景:“叶似榆而长,初生布地,……”别名:山红枣根、枣儿红、赤地榆、紫地榆。炮制:生用;炒炭。性能:苦、酸,微寒。归肝、胃、大肠经。功效:凉血止血,解毒敛疮。本品味苦沉降,酸涩收敛,微寒清热。入肝经血分而凉血、收敛,共奏止血之功;沉降下行,以善止下焦血热出血为长。入阳明走肌肉,可解毒、消肿、敛疮,尤为烧烫伤要药。应用:1、血热出血——以下焦便、痔、崩、痢血多用。2、水火烧烫伤、疮痈肿毒、湿疹、毒蛇咬伤——因既可减少创面分泌,又可促进愈合,并能减少感染,故为烧烫伤要药。民谚:“家里有地榆,不怕烫掉皮”;“地榆烧成炭,不怕皮烧烂”。其他:①急性菌痢;②宫颈糜烂。用量:10—15克。大面积烧伤不可广泛涂敷,以免吸收伤肝。槐花来源:豆科乔木槐的花蕾。按:此槐系“国槐”。别名:槐蕊、槐米。炮制:生用;炒黄;炒炭。国槐槐花洋槐性能:苦,微寒。归肝、大肠经。功效:凉血止血,清肝明目。本品苦寒沉降,善清大肠血分之热而凉血止血;入肝经可泻肝火而明目、降血压。应用:1、血热出血——便血、痔血多用。2、肝火上炎的目赤肿痛。3、高血压。用量用法:10—15克。止血炒炭,清肝生用。附:槐角功效类似槐花,但止血力较逊,而清火之力较强,且可润肠。侧柏叶来源:柏科乔木侧柏的嫩枝叶。别名:柏叶。炮制:生用;炒炭。或鲜用。北京天坛古侧柏性能:苦、涩,微寒。归肺、肝、大肠经。功效:凉血止血,化痰止咳。本品苦寒泄热,味涩收敛。入肝经血分可既善凉血,又可敛血,共奏止血之功;入肺经可清肺热、化痰止咳。苦又可入肝经燥湿而止带,入肺经降逆而止咳(按下划线上内容为笔者新增)。应用:1、血热出血——多用于血热出血,但性兼收敛,故配伍温经止血药亦可用于虚寒出血。2、肺热咳喘有痰——为中枢性镇咳药,又可祛痰、平喘。其他:①脂溢性脱发;②带下;③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药学止血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