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短期经济波动:经济周期第二节总需求(AD)曲线第三节总供给(AS)曲线第四节AS-AD模型对现实的解释长期中,真实GDP平均每年增长3%左右短期中,GDP的增长围绕这个趋势波动:衰退:真实收入下降和*失业增加的时期,与经济繁荣相对应。萧条:严重的衰退。短期的经济波动通常称为经济周期。具体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衰退与经济繁荣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10阴影年份表示衰退阴影年份表示衰退美国实际GDP美国实际GDP事实1:经济波动是无规律的,且不可预测事实1:经济波动是无规律的,且不可预测05001,0001,5002,0002,500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10事实2: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同时波动事实2: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同时波动投资支出投资支出阴影年份表示衰退阴影年份表示衰退024681012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10事实3:随着产量减少,失业增加事实3:随着产量减少,失业增加失业率(%)失业率(%)解释这些经济波动较为困难,并且经济波动理论仍然是有争议的。大多数经济学家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即AS-AD模型)来研究短期内的经济波动,即经济周期问题。这个模型与古典经济学家用来解释长期经济的模型(长期经济增长模型)不同。PYADASP1Y*物价水平实际GDP对应的产量AS-AD模型决定了均衡的全社会的平均物价水平P和均衡产出Y(实际GDP对应的产量)。总需求短期总供给总需求(AggregateDemand)函数:以产量(国民收入)所表示的需求总量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总需求函数说明的是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上,能够让所有市场正好出清的国民收入水平。换句话说,该函数表示在某个特定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需要多高的产量水平,才能使得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由此,总需求曲线可以从IS-LM模型中得到。在IS-LM模型中,我们假定物价水平是一个常数,这样才能用IS和LM曲线求得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率水平。事实上,物价的变动会影响实际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实际利率水平,导致产品市场投资变动,进一步会对均衡国民收入产生影响。所以,在讨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时,要考察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率,首先要确定物价水平。换句话说,不同的物价水平,会导致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率也不同。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物价水平和均衡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物价水平的变化意味着实际货币供给数量的变动,LM曲线会发生移动,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新的均衡收入与物价水平之间形成的对应关系被称为总需求曲线。它代表着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国民收入与物价的关系。YYrP1YIS)(1PLM2Y)(2PLM1P2PADY=AE=C+I+G+NX假设G,即政府购买由政府政策固定为了解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我们必须考察物价水平如何影响:1.消费C2.投资I3.净出口NX三部分对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当物价水平上升时:*人们持有的现金只能购买更少的物品与劳务,真实财富减少*人们觉得变得更穷结果:消费减少(财富效应,即实际余额效应)2.物价水平与投资当物价水平上升时:实际货币供应量减少,因此利率上升。结果:投资降低(利率效应)当物价水平上升:本国利率上升(利率效应)外国投资者想要更多的本国债券外汇市场上对本币的需求增加本币升值本国出口物品相对于外国人而言变得更贵,而本国居民觉得进口的物品变得更便宜结果:净出口减少(汇率效应)物价水平P的上升减少了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Y,因为:PYADP1Y1财富效应(消费减少)P2Y2利率效应(投资减少)汇率效应(净出口减少)任何改变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或净出口的事件—除物价水平变动—都会移动总需求曲线。由于AD线可从IS-LM模型得到,因此能够使得价格水平一定时总需求增加,即AD线右移的因素包括:*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其他能使IS、LM线右移的因素均会导致AD右移。例:股市繁荣或税收减少均会使家庭更富有,消费增加,即价格一定时,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在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时,AD曲线向右方平行移动;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