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商业广场的六大要素 商业地产受金融海啸影响,09 年市场经济的冲击,商业价值回报相对住宅地产有些暗淡。 住宅地产是先抑后扬,全国涨声一片;商业地产无法摆脱市场低迷的消费,以些为例,广东 XX 市场商业地产租金同比下降 20%左右。与此同时,作为商业地产行业领导头羊的万达集团董事长一行到广州讲商业广场的六大要求,笔者是从事商业地产 14 年的资深从业人员,早在几年前就从王董事长的身上学到了不少,再加上自己努力与实践,已成为商业地产行业同知名人士。此次看到王董长的随感,感受颇深,作为商业地产的领军人物,见证了中国商业地产发展历程,作为一个老板对商业的地的理解比职业经理人还职业。也印证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分享此文,希望从事商业地产行业的老板及职业经理人能从中有更多收获。以下是王董事长的原稿: 以下是王健林董事长对“商业地产的六大要素”的讲授,对准备长期做商业地产的企业会有用,对那些想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企业不一定有用。在介绍心得之前,我想简单介绍一下万达的订单地产。 万达集团已经在全国十五个城市开工建设大型购物中心,面积大约 220 万平方米,其中 12 个已经竣工开业。正在拆迁和报建的还有 5 个项目,二十个项目总面积接近 300 万平方米。我们有个目标,2010 年力争做到 50 个购物中心,面积 600-700万平方米,租金收入 40 亿元以上。 万达集团和 16 家零售企业,其中 12 家跨国零售企业,8 家世界 500 强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大家一起在中国共同发展购物中心。这里面最重要的有四点: 1、共同选址。想去哪个城市发展,需要大家提前排定。目标城市选定后,由我们选好一个地块,大家再对这个地块进行确认,在规定时间期限内答复。这就是共同选址。 2、技术对接。选址完成后,要进行规划设计,初步方案完成后,根据零售商的意见和不同要求,进行技术对接,修改完善设计方案,这些确定后才进入图纸设计阶段。 3、平均租金。我们第一个购物中心,只有两家主力店,但合同谈判进行了八个月,尤其与沃尔玛的合同长达 70 多页,还附带 40 多页的技术标准。如果按照这个速度,不可能规模化发展。如果一个购物中心有 5-8 家主力店,光谈判就要耗很长时间,那么一年只能做一个项目。那怎么能把购物中心的发展作为我们的支柱产业快速发展。于是我们把全国城市划分为三等,每一等租金多少钱事先明确。这样的好处是,不用就租金进行旷日持久的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