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现代农业发展调研报告近几年来,xx市面对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一)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以粮食高产创建为工作平台,充分挖掘永昌粮食重点县的增产潜力,大面积示范推广粮食高产创建集成技术。通过建立百亩核心攻关示范区、千亩展示示范区、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采用统一主栽优良品种、精量播种、配方施肥、标准化生产、节本增效等集成技术,使主载品种永良4号、永良15号,宁春18号播种面积达到了全部小麦播种面积的74.1%。良种覆盖率、包衣率、精量播种率均达到100%,灌区机收面积达到了100%,配方施肥率达到了90%,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率达到了90%。20XX年,全市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1.84万亩,粮食总产量实现连续8年丰收,达到33.8万吨,较20XX年增长21%,人均粮食占有量720公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不断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肉、蛋、奶和蔬菜等“菜篮子”产品生产稳定发展,继续实行对畜禽养殖业的各项补贴政策,积极推动蔬菜的规模化种植,扩大秋冬菜生产规模,发展设施农业和精细农业。全市肉蛋奶总产量3.6万吨,较20XX年增长20%,人均76公斤;蔬菜总产量54万吨,较20XX年增长31%,人均1140公斤。(二)特色产业发展初具规模。近几年来,为了实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全市各级从实际出发,适应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切实加快特色农业发展步伐,全面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布局结构,着力建设全国标准化啤酒大麦生产基地、全国高原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全省专业化制种基地,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促进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重点产区集中,逐步形成了竞争有力、生态节水、增收明显的特色产业带和生产基地。20XX年,全市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06.51万亩,同比增加0.8万亩。其中小麦34万亩,第1页共14页增加0.1万亩;啤酒大麦20.58万亩,减少3.79万亩;玉米15.27万亩,增加2.73万亩;洋芋2万亩,增加0.58万亩;油料9.41万亩,减少2.61万亩;蔬菜17.12万亩,增加3.38万亩;中药材1.75万亩,增加0.7万亩。特色优势作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达到93%。全市羊饲养量由20XX年的107.92万头只增加到20XX年的128万头只,出栏量由31.66万头只增加到41.39万头只,分别增长18.6%和30.4%。(三)农业科技化程度不断提升。全市现有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33个、畜牧技术推广机构20个、农机技术推广机构14个,市、县(区)均设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畜牧站,乡(镇)级单列农技站10个,综合性农业服务中心2个,全市三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均属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全额财政拨款公益性事业单位,现有人员总数320人。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牢牢抓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主线,坚持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以点面结合、农业科技入户,农民培训等为载体,将品种、技术、信息等服务送到了农村。特别是一批主导技术、主推品种、主要设施的示范推广,为我市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XX年,全市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拥有示范基地12个,科技示范村32个,科技示范户1800户,农民技术指导员500名。引进各类农作物新品种113个,推广实用技术36项,推广啤酒大麦标准化生产技术22万亩,蔬菜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技术10万亩,玉米标准化生产技术11万亩,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2万亩,日光温室种植面积640.5亩,食用菌高产栽培100万平方米,推广麦类垄作沟灌节水技术15亩,全膜双垄沟播玉米5万亩,推广膜下滴灌技术1837亩;新建良种肉羊二级扩繁场2个,肉羊改良点50个,投放种公羊400只,引进良种多胎基础母羊23168只,建立优质肉羊新类群培育核心群1000只,共完成肉羊改良21.02万只,羊良种率达到80%;新建牛改良点3个,引进优质基础母牛3412头,冻配改良牛11356头,牛良种率达到88%;引进优良种猪677头,生产瘦肉型三元杂交仔猪10.25万头,猪良种率达100%;推广良种蛋鸡52万只、良种肉鸡41万只,鸡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