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王小妮访谈:诗是现实中的意外

王小妮访谈:诗是现实中的意外_第1页
王小妮访谈:诗是现实中的意外_第2页
王小妮访谈:诗是现实中的意外_第3页
王小妮访谈:诗是现实中的意外2006-09-10 09:00 ①木朵:时光如梭,1980 年7 月在北京虎坊路的一个院子里,来自全国的17 位年轻诗人为诗刊社举办的“全国第一届青春诗会”带来了光阴的种子,你和你先生恰好是当时的十七分之二。“青春诗会”距今二十多年了,你还清晰地记忆着那段经历吗?二十多年前埋下的种子,今天都硕果累累了。你能简略地谈谈当初那些伙伴的近况吗?——而你“诗意地栖息”在岭南,从今以后的20 年里,是否还将珍爱着“写字”的嗜好?诗歌的写作还会持续下去吗? 王小妮:1,有一个词,叫恍若隔世,1980 年对于生活到了今天的我们来说,恍若隔了两世三世。我在小说《方圆四十里》的题记里说过:“特殊的年代,很短的时间足以出现另外一代人。”静下来想想,是什么把时间隔绝得那么那么远,是期间的莫测变化。许多的事情,发生的时候顾不得想太多,发生就是发生。后来,事情就要渐变。1980 年,我记得北京天热,没见过几个蓝天。槐树开花,一杯啤酒一毛钱。其它就是乱乱的,纠缠不清。当年的人几乎全没消息,顾城已经不在人世间。和舒婷还有联系,上个月还有电话有邮件。 2,你用了“硕果累累”这个词,而我认为所有的与会者之间不过是一种临时相遇。关于同学,我写过一篇文章《同也不同,学也不学》。何况一个多月里相识的人!树生果子相当于人生孩子。人生不出硕果。另外,各人有各人对“硕果”的理解。什么是硕果?以什么标准衡量?我们在这世上是来活着的,不是来结果子的。我理解活着的标志是渺小是安身立命,不是大斗张扬来收获名声的。这是我的基点。各人有各人的硕果。同样的果子对于不同的人可能是苦果恶果。 3,我和徐敬亚住在南方,每天并没有“诗意地栖息”。这是个虚幻的说法。吃了摇头丸,连连说胡话,它就是胡话之一。笑话啊笑话,哪个活生生的人没活着?哪个人不是日出日落早出晚归。最令人怀疑的东西中,排在最前面的就有“诗意地栖息”。人的全部不可能是诗意的。诗意,只发生在瞬间,写作或者阅读中,短促极了。南方只是我们一个落脚地,十几年,主要因为孩子在读书,才没离开。孩子离开家了,我们这几年常常到处走走。 4,想写就写,我没计划,未来一两年我还会写,写了半截的东西还没完成。长远的确实不知道。20 年太长了,按现有的节奏,20 年足够出现五条好汉。 ②木朵:因为《在重庆醉酒》(2002),你获得了由《星星》、《诗选刊》和《诗歌月刊》三家联合评选的“中国2002 年度诗歌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