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教案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陈桥兵变;北宋的建立;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作用及影响;北宋科举制的发展。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1、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2、北宋政府通过加强中央集权有效地防止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兵强马壮者”混战不休的局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也给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3、北宋科举制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政权基础,同时又加强了中央集权。三、要求培养学生能力1、通过对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及作用的讲述与分析,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文献,培养学生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关信息,提高分析问题、提炼观点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难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和影响。教学准备利用投影仪等电教工具,有条件可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加大课堂容量。教学要点一、北宋的建立和分裂局面的结束1、陈桥兵变2、北宋的建立3、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二、中央集权的强化1、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集中军权(2)集中行政权(3)集中财政权和司法权2、加强中央集权的结果和影响三、科举制的发展教学思路北宋统治者获取政权的途径与五代时期其他统治者有许多相似之处,却没有重蹈覆辙,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所以本节课就须重点围绕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具体措施、作用与影响展开。在学生阅读、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一个个问题,层层相扣、适时点拨,努力贯彻面向全体的原则,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唐末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也,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它奇巧也,惟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这段话出自司马光《涑水纪闻》,反映的是宋太祖召见大臣赵普,向他提出两个问题:一是唐末以来,战争连年不断的原因;二是要战事平息,使赵氏天下长久有何办法?对此赵普做了以上的回答。设问一: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提出了哪些解决的措施?设问二:为了“夺权、制钱、收兵”,宋初统治者又是怎样做的呢?设问三:宋太祖采取赵普的建议后,是否真达到“天下自安矣。”师: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