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审题立意》教案教学目的: 1.了解什么是写作中的审题,什么是立意;理解审题立意在写作中的作用和意义,懂得审题要准确到位、立意要深刻新颖。2.理解怎样进行审题,从哪些方面进行审题;了解文章立意的主要原则和基本要求,并熟练运用在写作实践中。 3.根据题目要求进行作文,写出符合题意、思想健康、立意新颖的文章。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隐含在文题字面后的含义。2、把握材料所透视出来的意思,以便确立较为深刻的主题。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什么是审题、立意?审题就是审察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立意就是确立最主要的思想内容。二、审题立意的重要性:认真审题,恰当立意,才能确保写作符合要求,不跑题,不偏题;也才能有效组织材料,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三、审题的方法1.审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的限制条件,明确选材的范围。比如《美丽的误会》这个题目,“误会”是生活中常见的插曲,可能引发纠纷,可能造成尴尬,而限制条件“美丽”则表明,要叙述的这场误会带来的是一段美好的故事。再如《初中生活二三事》这个题目,“初中”界定了要写的是初中阶段生活中的故事,而不是小学或幼年时的故事;“二三事”则表明,要选择两三件自己感触最深的事来写,不要只记叙一件事,也不要拉拉杂杂流水账一般写若干小事。2.审题时,要注意分析题目,探究其深层含义。要善于联想和想象,运用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将题目意思引申。如《路》《脚印》《春风》等题目都隐含着另一层意思:“路”不仅仅指脚下的道路,更应该指“成长的历程”;“脚印” 不仅仅指地上的脚印,更应该指“人生的足迹”;“春风” 不仅仅指自然界春天的风,更应该指“轻言细语的教诲”。这种引申法适用于单独词(如《花》)、象征词(如《风波》)、比喻词(如《心窗》)和有双关意义(如《黑色的日子》)等作文题目。3.审题时,抓住“题眼”,确定文章重点。审题还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来确定文章的重点,而确定文章重点的关键就是抓住题目的“题眼”。“题眼”是题目的灵魂、核心,扣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深入挖掘题目中的含义,就是把握住了“题眼”,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点。那么,应如何抓“题眼”呢?❶一般说来,题目是主谓句,“题眼”往往在谓语或谓语中心词上。如《我赞成这件事》,“题眼”是“赞成”,重点要扣住“赞成”来写,文章也要围绕“赞成”展开。❷如果题目是动宾短语,“题眼”往往在动词上。如《过生日》,“题眼”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