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观察的实践和思考摘要:随着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不断深入,教师专业发展日益成为我国教师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教师专业发展领域近几年的论文发表数量增长很快,这些研究多集中在专业的标准、专业内容、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等方面。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着重研究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构筑了一个从教师新手到优秀教师的理想发展模式,但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却存在数量不少的这样一部分教师,他们始终无法完成从教师新手到合格教师的成长过程,更逞论如何成为优秀教师。因而从我国中小学师资的现实状况出发,我们更应该关注教师如何成长为真正合格的教师,研究的重点应该更多的指向教师行为方面。教师行为是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外在表现,直接研究教师行为有利于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更为直接的帮助。对教师行为的研究,毫无疑问其主要载体应该是课堂教学,因而初中数学课堂观察逐渐走入了研究者的视野。我们应该把教师观察力的培养视为教师从新手成长为合格教师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条件,但是目前的初中数学课堂观察研究过多地带有专业研究的色彩,这种观察的严密与精细、分析的复杂与科学,在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同时,也让成长中的教师们望而却步。同时,研究多是从旁观者的角度而不是以教师作为主体的角度进行。新课程实验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水平,从“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出发,一线教师如何通过自主的初中数学课堂观察,从而成为一个合格的专业教师,理应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观察 学生 教师开展初中数学课堂观察,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状态,从学生的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生成状态等方面去观察学生 ;在课后要充分利用成长记录和相关的观察日志了解学生。通过这样的初中数学课堂观察,鼓励学生去思考、去尝试、去实践科学,经历科学过程,体验生命历程,真正的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新课程理念。同时教师在这一理念指导下,通过长期的持续的观察,增强把握课堂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并通过对初中数学课堂观察进行系统整理,不断反思,激发教师的自觉发现,推动教师由教书匠向研究者的转变,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为了贯彻新课程的理念,实现“三维”目标,我们提倡师生全方位的交往互动。师生互动的基础是教师对课堂的认真细致的观察和反思,而现实情况是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的初中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