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医德考评工作汇报根据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建立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卫办发〔20XX〕296号)要求,我市为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规范和完善医德考评制度,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树立卫生行业良好形象,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局在全市全面开展医德考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推行医德考评归档制度的主要做法我市推行医德考评归档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不断规范的过程。主要抓好如下几方面工作。(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我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推行医德考评归档制度十分重视,将其作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医疗卫生行业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医务人员廉洁行医,改善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我市卫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工作来抓。为加大医德考评的实施力度,我局成立了工作小组,明确各层职责,做到专职专项,常抓不懈。同时,我局要求各地各单位要把医德医风考评制度化建设纳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目标管理和医院等级评审。我市各地卫生行政机构和医疗单位均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明确医德考评具体经办部门,并由领导小组牵头,做到责任到人,从而使医德考评工作由领导机构,有计划措施,有检查落实,形成了上下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二)抓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医德考核评价体系。对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进行考核和评价,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至关重要。我们着力在3个环节上下功夫。一是进一步修订完善加分、扣分项目,严格控制加分的分值,加大扣分的分值。如将“积极参加各种突发事件的医疗抢救及救灾工作的加5分”改为“积极参加政府或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援和救灾抢险工作,加2分”;“变现突出,获同级主管部门表彰的加6分”改为“获得各种表彰奖励,属同级主管第1页共9页部门或部门表彰奖励加3分”;“个人收到表扬性的信件、锦旗、镜匾的加2分,收到县级以上媒体点名表扬的加3分;表扬的对象是科室集体的,科内相关人员各加1分”改为“收到患者及家属表扬信或赠送锦旗的加1分,受到县级以上媒体表扬的加2分。受媒体表扬的对象属科室集体的,有关人员各加1分(该项加分最高不超过5分)”;“医务人员有滥检查、滥用药,开大处方的行为,扣20分”改为“违反医疗服务规定,滥检查、滥用药、开大处方扣30分,私自收取医疗费用,扣30分”;“不按时完成工作任务或不服从工作安排的扣5分”改为“不履行岗位工作职责,不按时完成工作任务,扣5分;无正当理由不服从组织工作安排,扣15分。二是严格把好医德考评关。医德考评每年一次,分自我评价、科室评价和单位评价3个步骤进行。在考评环节中,着重对加分和扣分项进行重点考评,由科室及各单位考评小组对加分和扣分情况进行逐一核对。单位考评结束后,考评结果及时反馈医务人员及所在科室,并在院内公示考评结果,接受群众监督。为防止因主观或客观原因而在出现较大考评偏差,一方面,强化内部约束,各医疗单位分别成立医德医风稽查队或医德医风质检小组,不定期进行突击检查和明查暗访,对医德医风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并详细登记,使考评结果更加有理有据,让医务人员心服口服。另一方面,强化外部监督,特别是针对由于实际操作不便而在医德考评中缺少“群众评价”的问题,采取不定期召开社会监督员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等方式,虚心听取病人和社会公众对医务人员医德医风的反映和评价,充分发挥社会和群众的外部监督作用,着力建立医务人员医德的多维评价体系。三是对医德考评结果进行“归档”。市卫生局专门统一制作了“医德档案袋”,为每名医务人员建立医德档案,实行一人一档,将日常的医德好坏情况全部记录在案。同时,相应配套健全了医德医风考评登记、查考等一系列的相关制度,使医德考评结果及时得到整理归档,既为奖惩、晋升、聘用等提供重要依据,又解决了因医德资料残缺不全,造成对医务人员一贯以来的医德情况缺乏全面了解和客观依据,在评先、晋升、聘用时只能凭印象而欠缺公正的情况。目前,全市医疗卫生单位全部医务人员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