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移动G3标识VI规范培训会2009年4月13日-2-培训目的为了充分凸显G3带来的独特新颖的视觉体验,我们建立了“G3”承载网标识视觉识别系统手册,以此作为“G3”在市场营销、品牌传播过程中的基本规范,以此确保“G3”的形象及内涵的独特性和统一性-3-通过G3VI的运用和管理——1、为中国移动注入创新动力,积累价值感知;2、带给消费者充满激情和快意的移动生活体验;3、使中国移动与竞争对手3G传播形成有效区隔;4、使G3在各种媒介传播上形成统一识别,让传播效果最大化;G3VI的使命对内征得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加强企业凝聚力;对外树立企业的整体形象,资源整合,有控制的将企业的信息传达给受众,通过视觉符码,不断的强化受众的意识,从而获得认同。-4-培训内容第一部分:理解G3第二部分:G3的视觉识别系统及应用规范第三部分:G3的互动交流-5-第一部分:理解G3-6-G3是什么G3是中国移动3G承载网标识。是中国移动在3G时代企业形象的延伸与升级。G3是中国移动基于TD标准的3G产品、业务和应用等的总合。G3是中国移动客户体验的升级。将为客户提供更加精彩丰富的移动信息服务。-7-从TD到G3的调整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委托下,我公司于2008年4月启动了TD社会化业务测试和试商用传播工作,扩大了TD的社会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政府言论、社会舆论对我公司的压力。2009年1月7日,3G牌照发放,不仅标志着TD已结束试验网及试商用,也意味着中国移动的外部经营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所面临的市场形势将更加复杂,竞争更加激烈。为了满足消费者沟通和市场竞争的需要,总部针对TD在牌照发放后的传播策略也进行了相应调整。-8-不建立新的TD客户品牌,但是需增加新的标识和视觉体系。通过叠加新的3G标识以突出TD网络的带宽优势,整合产品及业务,引导客户体验的升级。全球3G命名主要有彰显技术和表达体验两种趋势,先进入者均采用技术命名的方式,因目前国内不能以3G直接注册商标,所以确定G3作为我公司3G名称。网络技术表达体验彰显技术:根据技术名称直接使用“3”、“G”等字面联系命名强调体验:通过强调移动通讯技术带来的应用体验命名从TD到G3的调整TD-SCDMA3GG3之间的关系-9-先导人群创新者早期消费者早期大众晚期大众落后者技术内涵,狂热实用主义者,随大流技术型产品市场周期理论裂谷保龄球道有远见者,引领潮流保守主义者,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改变!怀疑论者不可能!从长远来看,G3的目标用户应该是大众人群。但根据技术型产品市场周期理论及国际经验可知,3G网络客户增量的拐点需要2-3年时间,因此,我们的初期核心消费群,必然是早期尝鲜者。-10-进一步聚焦……他们的身份?特点?面临什么问题?喜欢什么?需求什么?先导人群-11-聚焦一:在城市中,正在成长的年轻人群刚毕业的年轻白领大学生技术爱好者愿意尝试新鲜事物,并为感觉购买高溢价的商品,但同时对价格也非常敏感。追求个性化和酷的体验。不一定具备可观的消费能力,但在成长,是未来的市场主体。追求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不愿意和别人一样。先导人群-12-最为重要的是:他们的手机作用在于“娱乐、交友或咨讯的收集”,而非生存必须。他们的“容错率”相对较高,这一点,对于网络和终端未成熟的G3尤为重要。先导人群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在社会多元化的形态中,如何才能够脱颖而出?如何才能充满展示自己的个性而与众不同?-13-聚焦二:移动上网客户中高端消费能力有经常性移动办公需求多数为商务人群有个人笔记本电脑先导人群-14-他们是数据卡的核心消费人群。他们追求进取,也追求享乐。他们需要高效的通讯工具,帮助他们随时随地获得效率与享乐的体验。先导人群-15-聚焦早期消费人群共性的需求是什么?他们是伴随互联网和手机成长的一代他们是在竞争中成长的一代,他们是高效与快捷的体验追逐者,他们懂得进取工作,更懂得享受生活。个性突出,追求领先和与众不同,正是他们价值体验所在。G3为消费者提供的核心价值3G所提供数据业务尚不属于基本需求,这种需求具有明显的个性化、定制化特点。中国移动要保持领先者的形象:在品牌形象上应注重耳目一新的创新体验;在业务推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