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在内容和形式都有自己的特色。朗读时要认真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安排合适的重音、停顿,选择恰如其分的语气,读出新诗的艺术美。 1、重音:(包括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 ⑴ 语法重音指根据语法结构特点而重读的词语。 由主语谓语构成的诗句,谓语是说明主语情况下,一般要重读。例如:“我们新鲜。我们净朗。我们华美。我们芬芳。”(郭沫若《凤凰涅槃,凤凰更生歌》) 主谓宾结构的诗句,宾语重读。例如:“月光恋着海洋,海洋恋着月光。”(刘半农《情歌》) 谓语前加上修饰语的诗句,则修饰语重读。例如:“霖风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沈尹默《月夜》)“呼呼”“明明”这两个修饰语就取代了重音的位置。 ⑵ 强调重音指为强调语意重点而重读的词语。强调重音没有固定的位置,朗读时要根据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来确定。下面几种情况应处理为强调重音: 对表达诗人思想感情很 重要的词语。例如:“周 总 理,我们的好 总理。”(柯 岩 《周 总 理,你 在哪 里 》)“好 ”是人民 对周 总 理最 高 的评 价 ,表达了诗人和人民 群 众 对周 总 理的无 限 热 爱 和由衷 的敬 意。 表示 对比 ,有突 出句意作 用 的词语。例如:“有的人活 着,他 已 经 死了; 有的人死 了,他 还 活 着。”(臧 克 家 《有的人》)重读“死 ”和“活 ”,使两种人形成鲜明对比 ,极 具 艺术感染 力 。 与 上文 有照应关 系 的词语。例如:“是他 们提 着灯 笼 在走 。”(郭沫若《天 上的街 市 》)重音只 有落 在“灯 笼 ”上,才 能 与 上文 “你 看 那 朵 流 星 ”挂起 钩 来,构成比 喻 关 系 。 为了强化 听 者 印 象 ,诗句中 列 举 的同 类 成分。例如:“我们对着高 山喊 ,我们对着大 地喊 ,我们对着森 林 喊 … … ”重读“高 山 ”“大 地”“森 林 ”能起 到 强化 记 忆 的作 用 。 语法重音没有强调重音明显 ,一旦 句中 出现强调重音,语法重音便 要服 从 强调重音。 2 、停顿: 停顿表现在诗歌的朗读中 主要指节 拍 。朗读时,根据诗句内部 词语的疏密 将 其分成几段 ,以 体现节 奏 的鲜明,语言 的韵 味 ,这样 的停顿方 式称 为节 拍 。 朗读新诗,不能机械地依据字数来划分节拍,要兼顾诗歌的内容和结构,各行的节拍数要匀称、均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