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纤增强PC 注塑制品“浮纤”现象以及解决方案一、玻纤增强聚碳酸酯简介聚碳酸酯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尤其是耐冲击性优异,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压缩强度高;蠕变性小,尺寸稳定;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低温性,但其抗疲劳强度差,容易产生应力开裂,抗溶剂性差,耐磨性欠佳。所以通过玻璃纤维来改善抗疲劳、抗溶剂性等性能,使更广泛运用于玻璃装配业、汽车工业和电子、电器工业,其次还有工业机械零件、光盘、包装、计算机等办公室设备、医疗及保健、薄膜、休闲和防护器材等。二、玻纤增强聚碳酸酯“浮纤”现象产生原因增强聚碳酸酯成型生产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包括因熔融粘度大造成的充填困难、因混炼不均造成的性能变化以及制品表面质量、翘曲变形等等。特别是制品表面质量,对于外观要求越来越高的产品零件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浮纤”现象是玻纤增强PC在注射成型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表面质量问题,一直困扰着塑料制品的生产制造。浮纤浮纤也叫露纤。在生产加玻纤的原料时最容易出现的就是表面外观不良,主要为烧焦、露纤和料花。而这个里面最主要的、最难解决的就是露纤了。所谓露纤就是玻璃纤维露在产品表面,比较粗糙,外观上比较难以接受。浮纤形成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原因有三种:1 .玻璃纤维与聚碳酸酯的相容性玻纤增强聚碳酸酯是由玻璃纤维和聚碳酸酯所构成的复合体,两种材质差异较大,彼此混合后存在相容的问题,为了保证塑料的性能,玻璃纤维要经过表面处理才能与塑料分子产生一定的界面相容性,但偶联剂添加到一定的份量会达到一个相容力的极限,这种相容性是相对的,有限的及不稳定的,状态改变时外因作用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被破坏,玻璃纤维会因此摆脱束缚。2 .玻璃纤维与基料的比重差异“浮纤”现象是在注射成型过程中出现的,处于粘流状态的聚酯熔体从注射机喷嘴经由模具的浇注系统注入型腔,在这个流动过程中,由于玻璃纤维与聚碳酸酯的比重不同,其流动性也会有差异,使两者形成分离的趋势,当分离作用力大于界面粘结力时便会脱离开,而且密度小的物质浮向表面,密度大的物质沉入里面,因玻璃纤维密度较小,故浮向表层而外露,在制品表面产生白色的痕迹。此外,聚酯在流动过程中受到螺杆、喷嘴、道流及浇口的摩擦剪切力左右,既易造成局部粘度的差异,又会破坏玻纤表面的界面层,熔体粘度愈小,界面层受损,玻璃纤维受到的粘结力也愈小,当粘度小到一定程度时,玻璃纤维便会摆脱树脂基体的束缚,逐渐向表面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