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案:9.2 增强生命的韧性第 2 课时 增强生命的韧性了解挫折的含义,认识到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了解战胜挫折、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二、能力目标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能实行有效措施发掘自身力量,增强生命韧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培育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增强生命的韧性。重点: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难点:如何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导入新课】情景导入:2025 年 7 月 29 日,中国女排一行飞赴巴西参加里约奥运会,小组赛首轮 2-3 不敌荷兰,小组赛第四轮 0-3 负塞尔维亚,小组赛末轮 1-3 不敌美国。四分之一决赛3-2 战胜东道主巴西。半赛 3-1 战胜荷兰,决赛 3-1 逆转塞维亚夺冠。中国女排为什么会在绝境中获得如此大的逆转?她们有什么秘密武器吗?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课第二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活动:阅读教材 P105 运用你的经验,回答:1.在你的记忆中,有哪些“不愉快”的事件?2.这些事件对你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你是怎样面对它们的?答案提示:依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回答即可。一、生活难免有挫折1.老师: 人生的道路起起伏伏,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挫折,阻止着我们前进的脚步。这就是人生的挫折。挫折是不可避开的,面对挫折需要勇气和方法。但生活中有些只是小摩擦,而不是我们常说的挫折。你会推断挫折吗?2.阅读教材 P105 探究与分享,回答:在上面这些情境中:(1)你认为哪些是挫折,哪些不是挫折?为什么?(2)说说你曾经遇到的挫折,看看你认为的挫折,在其他同学眼里是否也是挫折。答案提示:每个人对挫折的认识不同,有些可能对自己来说是挫折,但在别人眼里根本不算什么,可让学生据实回答。3.老师总结: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反应和结果也不同,我们要正确看待挫折,首先要弄清楚构成挫折的三要素,一是挫折情境,是指构成挫折的外部情境或外在条件,构成挫折情境的可能是人或物,也可能是各种自然、社会环境;二是挫折认知,是指对挫折情境的认识和评价;三是挫折反应,是指个体在挫折情境下所产生的苦恼、焦虑、生气等负面情绪感受,以及相应的行为表现,即挫折感。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不同。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