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上册教案-第 9 课第 2 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第 2 课时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什么是挫折。2.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3.明确不同的人对待挫折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4.认识生命中所蕴含的抵御和战胜挫折的力量。能力目标1.学会正确面对挫折。2.发掘生命的力量去应对和战胜挫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对待挫折的坚强意志。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2.发掘生命的力量去应对挫折。难点1.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2.发掘生命的力量去应对挫折。教学准备老师准备:教材中“探究与分享”的投影图片。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播放歌曲《苦乐年华》。生活是一团麻那也是麻绳拧成的花生活是一根线也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呀生活是一条路怎能没有坑坑洼洼生活是一杯酒饱含着人生酸甜苦辣……师:生活像歌曲中所描述的那样吗?二、课堂活动活动一:生活难免有挫折1.课文研讨学生研读教材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梳理基础知识。(1)什么是挫折?(2)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吗?(3)人们对待挫折产生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原因是什么?(4)面对挫折,我们产生些负面情绪正常吗?为什么不能一味地沉醉在负面情绪中?(5)把生活中的挫折看作自己生命成长的一部分,有什么积极意义?问题提示:(1)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2)挫折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平常遭遇,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3)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4)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生气、不满等。产生这些负面的情绪感受是很正常的,但假如一味沉醉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5)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开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2.探究与分享学生阅读教材第 105 页的“探究与分享”,思考下列问题:(1)“爸爸妈妈外出工作很久没有回家了,我真想他们!”对于你来说,这是挫折吗?(2)“考砸了,又挨批判了。”对于你来说,这是挫折吗?(3)“他们不理我,好孤独啊!”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