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如何开展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 随着HSE 管理体系的推行和实施,危害辨识 “风险评价”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提起。许多人认为,风险评价是安全技术人员的事,与我们班组员工无关。其实不论是从风险评价的角度,还是从安全教育的角度,班组风险评价都有其特殊的作用。那么,基层班组如何开展风险评价呢? 1. 危险及危险识别 •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是指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时两者不加以区分,统称为危险、危害因素。 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和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是危险因素产生的根本原因。这种“根源或状态”来自作业环境中 : 物的不安全状态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4 类) 人的不安全行为(《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13 类) 有害的作业环境 安全管理缺陷。 危险、危害识别:认知危险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需要注意危害是造成事件的根源或状态,不是事件本身。 1.1 危险的表现形式 在进行危险识别时,应充分考虑: ➢ 火灾和爆炸;一切可能造成事件或事故的活动或行为; ➢ 冲击与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 ➢ 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电磁辐射、同位素辐射); ➢ 暴露于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的工作环境; ➢ 人机工程因素(比如工作环境条件或位置的舒适度、重复性工作、照明不足等); ➢ 设备的腐蚀、焊接缺陷等; ➢ 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露; ➢ 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活动、过程、产品和服务: 包括水、气、声、渣、废物等污染物排放或处置以及能源、资源和原材料的消耗。 1.2 危险识别的范围 • 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建设项目); • 2)常规和非常规活动(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及紧急状态); • 3)事故及潜 在的紧急情 况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及将 来); • 4)所 有进入 作业场 所 人员的活动(承 包商 、后勤 服务等); • 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 和使 用过程; • 6)作业场 所 的设施、设备、车 辆 、安全防 护 用品; • 7)丢 弃 、废弃 、拆 除 与处置; • 8)企业周 围环境; • 9)气候 、地震 及其他 自然 灾害等(洪 水、台 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