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一、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部位 该项目投产后,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 ①粉尘:主要是生产过程中的煤尘、岩尘、水泥粉尘、其他粉尘,其次为辅助生产过程中的电焊烟尘,砂轮磨尘、木粉尘和其它粉尘; ②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噪声、手传振动、工频电场、紫外辐射、高温和热辐射; ③化学物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硫化氢、二氧化硫、甲烷、锰及其化合物、臭氧、二氧化氯、盐酸等。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的场所有: ①粉尘:煤尘危害是该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存在于矿井的井下掘进、回采、井下运输及辅助生产系统;含10%~ 50%游离 SiO2的岩尘可能存在于矿井的井下岩巷掘进过程、矸石运输过程和锅炉房燃煤及出渣过程;电焊烟尘、砂轮磨尘存在机修车间;木粉尘存在于坑木加工房。 ②物理因素:噪声危害主要存在于矿井的井下掘进、回采、井下运输和辅助运输系统,以及地面生产系统、地面辅助生产系统的通风机、机修设备和坑木加工;手传振动主要存在于井下掘进支护作业;工频电场主要存在于变电所(站);紫外辐射存在于机修车间电焊作业;高温、热辐射存在于锅炉房。 ③化学物质:井下主要存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甲烷、氮氧化合物;锅炉房主要存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水处理站存在硫化氢、盐酸、二氧化 第 2 页 氯。臭氧、锰及其化合物存在于机修车间及电焊作业。详述如下: 1.掘进生产 本矿投产时掘进工作面位于1、 2 号煤层, 1 号煤层平均厚度0.84m, 2 号煤层平均厚度2.11m, 掘进工作面掘进机割煤,打锚杆眼、工作面装岩(煤)及运输会产生大量的岩尘、煤尘及噪声;钻眼作业产生局部振动及噪声,局部通风机运转时产生噪声。 掘进作业同时伴有瓦斯、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甲烷等有毒有害气体溢出。 另外煤矿井下工人在特殊的劳动条件下,致使滑囊急性外伤或长期摩擦、受压等机械因素所引起的无菌性炎症改变。 2.综采生产 矿井投产后开采1、 2 号煤层期间,采煤工作面割煤、工作面运输会产生大量的岩尘、煤尘及噪声; 采煤作业同时伴有瓦斯、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甲烷等有毒有害气体溢出。 顶板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