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活性药物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ICU张新黎血管活性药物分类1.肾上腺能受体兴奋药(α、β)2.肾上腺能受体阻滞药(α、β)3.CCB4.控制性降压药5.正性肌力药:改变血管平滑肌张力,调控血压及影响心脏前后负荷,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肾上腺素能受体:α、β不同器官的血管α1:β2比例不同:1)皮肤粘膜、肾、胃肠道α1>β2;2)脑、肺α1=β2;3)骨骼肌及肝脏的血管、冠状血管α1<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比较αβα1β1β2肾上腺素++++(剂量>2ug/分时对α的受体作用加强)+++去甲肾上腺素+++弱(>1ug/kg/分时对β受体的兴奋加强)+-异丙肾上腺素--+++(心率增加、CO增加有限)多巴胺+(10-20ug/kg/分)++(5-10ug/kg/分)+-多巴酚丁胺弱+++<5ug/kg/分时兴奋多巴胺受体-肾、肠系膜、冠脉)剂量依赖性用法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用法:0.03×体重(公斤)加生理盐水至50ML1ml/H=0.01ug/kg/分硝酸甘油用法:0.3×体重(公斤)加生理盐水至50ML1ml/H=0.1ug/kg/分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用法:3×体重(公斤)加生理盐水至50ML1ml/H=1ug/kg/分常规用量去甲肾上腺素0.01~1.5μg/kg·min(1-150ml/H)异丙肾上腺素的常用用量为0.01~0.1μg/kg·min(1-10ml/H)肾上腺素的常用剂量0.01~0.2μg/kg·min(1-20ml/H)。多巴胺常用用量:2~10ug/kg.min(2-10ml/H)。多巴酚丁胺常用用量2.5~10ug/kg.min(2.5-10ml/H)β受体阻滞剂(1)1.高选择β1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比索洛尔、卡维地洛。β受体阻滞剂对心脏传导系统的影响主要是房室交界区以上,对室内传导的影响很小(可用于已有束支阻滞者)。不用于预激、病窦、AVB.2.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及其引起的病生改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可导致室性心律失常。β受体阻滞剂(2)1.慢性心衰:β1受体浓度下调、β2受体浓度上调-----心肌收缩力下降。β1受体阻滞剂作为调节剂使β1受体浓度回到正常。2.β受体阻滞剂,剂量较大时表现β2受体阻滞作用:外周血管收缩、脂质代谢紊乱3.推荐:倍他乐克起始剂量6.25mgq12h,每两周增加剂量一次。目标:HR50-60次/分。BP100/60-70mmhg常用的扩血管药物:硝酸甘油作用机理1.直接扩张周围血管,以扩张静脉为主(主要减轻心脏前负荷)。可明显减少左心室的充盈压力、降低心室壁张力、降低心肌氧耗量,缓解心绞痛。2.扩张冠状动脉,使冠状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心肌供氧明显增加,可以改善缺氧心肌的代谢、使心功能改善、心排量增加。常用的扩血管药物:硝酸甘油不用于心室低充盈状态(血容量不足、心包疾患、右室梗死、重度主狭、梗阻性肥厚性心肌病)、血管过度扩张状态(颅高压、青光眼)、酒精过敏。副作用:头痛、耐药、反跳、反射性心动过速、低血压、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常用的扩血管药物:硝酸甘油应使平均动脉血压降低不超过10mmHg,HR增快不超过10次/分。为避免耐药性的发生,建议每天至少有6~8小时的无硝酸酯期。小剂量(<=5ml/h)扩张静脉中剂量扩张心外膜下冠状动脉及侧枝血管大剂量(>=50ml/h)扩张动脉、降低血压。常用的扩血管药物:硝普钠能直接松弛小动脉和小静脉的平滑肌,同时降低心脏的前负荷、左室充盈压及体、肺循环阻力。用于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低排高阻性的心功能不全病人。配制:体重kg×1,加5%GS稀释至50ml,则硝普钠用量1ml/h=0.33μg/kg·min(1/3)。硝普钠常用剂量为0.1~5μg/kg·min(0.3-15ml/H)(一般<8μg/kg·min),避光静脉泵入。常用的扩血管药物:硝普钠主要的副作用有1.低血压2.硫氰酸盐中毒(硝普钠代谢形成氰化物,在肝脏形成氰酸盐);3.因扩张阻力血管而发生“冠脉窃血”、通气血流比例更失调而加重缺氧。4.降压同时反射性激活RAAS系统,停药后这一作用仍持续一段时间(停药后反跳性高血压),所以停药应逐渐减量,并加用口服血管扩张剂,以避免反跳现象常用的扩血管药物:钙拮抗剂钙有极少部分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与心肌细胞中。钙离子拮抗剂能阻滞细胞外钙离子进入细胞内.抑制血管收缩和心肌收缩能力舒张血管平滑肌(包括冠状动脉)、延缓窦房结及房室结传导。用于高血压病、冠心病。分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