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是一种好养生物膜法,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它不会出现污泥膨胀,且具有污泥量小,易于管理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工艺中。在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污水的运行过程中,有多种原因可能引起处理效果下降。本章节总结了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污水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希望对一线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问题 1: 工业废水在利用生物接触氧化时,应该不应该控制进入的有机物浓度,大概在那个范围? 回答: (1)完全取决于你对出水的要求,如果接触氧化后直接排放,应该要控制进水有机物浓度的,此浓度控制多少取决于你的接触氧化池去除效率,可以在运行中积累数据得出你的接触氧化池处理效率,以此判断其可能的最大抗有机负荷能力。 (2)对于生化处理系统而言,不但要控制进水有机物浓度,还需要维持进水有机物浓度的稳定,避免进水有机物浓度波动过大。 问题 2: 所见过或者调试过的接触氧化处理效率最大的为多少?最少的为多少?应该有个数据范围吧?假设出水为一级标准,那么这个进水有机物浓度的范围就出来了,当然这个没什么普遍性。 回答: (1)稳定运行时,接触氧化处理效率约60%~ 95%,这个根据其在工艺中的位置和原水水质有关。 (2)通常在处理工业废水,尤其是制革、染料废水时,处理效果较低。 (3)接触氧化处理在处理 1000~ 1500ppm 左右的进水 COD 浓度时比较合适。 (4)通常为了保证出水水质,不会单独设置接触氧化池,而是会配合二沉池或活性污泥法。 问题 3: 接触氧化法适合低浓度的有机废水吗? 回答: (1)生物膜法的特点中有一点就是看冲击负荷能力强,也就是高负荷对生物膜的损毁程度较对活性污泥法的活性污泥要小。为此,工艺搭配上多半是膜法放在活性污泥法前面进行串联运行的。 (2)低负荷方面,如果仅仅是为了出水有机物浓度再一步降低而已的话,确实接触氧化法比活性污泥法稳定,因为活性污泥在低负荷状态下更加不易维护,而生物膜法可较好的适应。 问题 4: 牛仔废水,工艺是物化,水解酸化,接触氧化,现在接触氧化池SV30 有 85%,DO2~3mg/L,进水 COD600mg/L 左右,出水 COD150mg/L~200mg/L,现在二沉池上面漂浮很多泥,很细。因为在调试培养期间,已经有一个半月没有排泥,每天进水量 350~400t,池容积350m3。镜捡发现丝状菌较多,菌却数量很少。请问这种情况是否是污泥老化严重,并且出现污泥膨胀?想采取多排泥、加大回流并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