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营养学基础知识 一、营养与能量平衡 (一)营养 1 、营养素 营养素是人体必须有足够的量来保证生长、发育、繁养和维持健康生活的物质。 目前已知有40-50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并且存在食品中,分宏量(十分之一克)和 微量(微克~毫克)营养素。 2、营养价值 在特定食品中的营养素及其质和量的关系。 一般认为食品中含有一定量的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则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否则无营养价值。 3、营养密度 指食品中以单位热量为基础 所含重要营养素的浓度。 包括: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三类。 乳和肉--每焦耳所提供营养素既多且好,故营养密度较高。 脂肪营养密度低。 糖块全是能量,无营养密度。 4、营养标签 指在肉类、水果、蔬菜,以及其它各种加工食品上描述其热能和营养素含量的标志。 特点: ①真实性;②专业性:语言、文字、图表符合专业术语;③合法性;④科学性 一般用数字表示食品中营养素的含量,并且算出其所占成人每月膳食营养素的供给量的百分数。 营养标签有利于人们可以根据自己健康和营养需要选择食品。 5、营养不良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 声称有1亿多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 四种情况 ①营养不足如饥饿 ②营养缺乏如VA缺乏症 ③营养不平衡如缺乏某种必需氨基酸 ④营养过剩如肥胖,美国50-59岁人中,有30%以上超重20%。 (二)人体产能营养素和生理有效能 所有营养素,只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 营养学上将这三种能产生能量的营养素称为“产能营养素”或“热源质”。 每克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体内氧化燃烧时分别释放17.15kJ、39.54kJ、23.6kJ的能量。 蛋白质在体内不能完全被氧化分解,代谢废物中仍有含氮有机物(尿酸等),随尿液排出体外。 每克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氧化产生的净能 碳水化合物17.15×98%=16.8kJ 脂肪39.54×95%=37.6kJ 蛋白质18.2×92%=16.7kJ 生理有效能量或能量系数 每克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氧化分解后为机体供给的净能。 能量单位为千焦耳(kJ)或兆焦耳(MJ)。 (三)人体需要能量的测定 测定能量需要具有直接测热法和间接测热法两种。 1、直接测热法 使测试对象进入一间绝缘良好的小室中,小室四周被水包围,测试者在室内静卧或从事各种活动,其所散发的热量被水吸收,利用仪表准确测定一定时间内水温上升的度数,计算测试者散发的热量。 此法数据准确度高,但仪器设备投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