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职生就业形势分析 一、 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一)、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近几年,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本科生就业不如高职生,高职生就业不如中职生。的确,据统计,近几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始终在75%左右徘徊,而中等职业学校(含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早已突破95%。中职学校针对企业生产一线培养的有技能“蓝领”成为就业新宠。有些学校的毕业生供不应求。与大学生“就业难”截然相反,中职生就业出现了越来越吃香的趋势。教育部公布的2006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除新疆外)的就业情况显示:2006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生数(不含技工学校毕业生)为 364.25万人,就业学生数为 348.25万人,就业率为 95.60%。《2007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就业质量报告》调查显示,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中职就业率连续三年一直保持在95%左右。 2006年,中职的就业率又达到了 95.6%。 统计数据显示,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是:到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为 255.04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73.23%;合法从事个体经营的毕业生为 36.19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10.40%;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的毕业生为 57.01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16.37%。 各产业就业分布情况是:从事第一产业的毕业生数为 25.45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7.31%;从事第二产业的毕业生数为134.15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38.53%;从事第三产业的毕业生数为 188.64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54.16%。本地、异地和境外就业情况是:在本省(区、市)就业的毕业生数为 219.24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62.95%;到异地就业的毕业生数为 127.20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36.53%,西部省份到异地就业,尤其是到东南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比例为 70%左右;到境外就业的毕业生数为 1.81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0.52%。就业渠道情况是:通过学校推荐就业的毕业生数为 274.32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78.77%;通过中介介绍就业的毕业生为 33.90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9.74%;其他渠道就业的毕业生数为 40.03万人,占就业学生数的11.49%。 各专业类具体就业情况是:加工制造类专业就业情况最好,为 97.55%,其次是土木水利工程类、商贸与旅游类、交通运输类,信息技术类专业,就业率分别为 96.80%、96.44%、96.26%、96.10%;资源与环境类、能源类、财经类、社会公共事务等专业,就业率均在95%以上,处在中等职业学校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