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3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 分,共60 分) 读下面四种地貌景观图,完成1~2 题。 (2011·苏北四市联考)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下图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据图回答 1~2题。 1.以上“天生桥”所在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A.黄土桥 B.海蚀桥 C.喀斯特溶蚀桥 D.风蚀桥 2.喀斯特溶蚀桥的形成与下列哪些物质循环有关 ( ) ①地壳物质循环 ②碳循环 ③水循环 ④生物循环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黄土桥为流水侵蚀地貌,主要分布在黄土广布的地区;海蚀桥为海蚀地貌,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喀斯特溶蚀桥为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石灰岩广布的地区;风蚀桥为风力侵蚀地貌,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少的干旱区。喀斯特溶蚀桥的形成与岩石圈、水圈、生物圈有着密切的关系。答案:1.A 2.D (2011·台州模拟)下图为某地地貌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 3~4 题。 3.据图判断( ) A.1 处有良好的地下水储存条件 B.2 处的火山喷发可能形成石灰岩 C.3 处可能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D.4 处沉积岩中可能含有化石 解析:读图,1 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是良好储油、储气构造;3 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便于储存地下水;因此 A、C 选项不正确。2 处为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为岩浆岩。沉积岩中常常含有化石。 答案:D 4.从成因上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为背斜成山,C 为岩块断裂上升形成的山地 B.B 为流水搬运和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扇 C.D 为冰川搬运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山峰 D.外力作用是形成图示地貌形态的主导因素 解析:从地表形态看,A 处背斜成山,C 处为断层构造,抬升的岩块成山,因此 A 项正确。B 处位于河流汇入海洋的位置,常常由流水搬运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D 处为角峰,是由于冰川侵蚀而成;图示地貌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A 《广州日报》2010 年 12 月 16 日消息 广东清远山区一处密封良好的洞穴里发现了罕见的“石花”:层层叠叠的“雪花”在岩壁上竞相绽放,有似白色梨花、有似黄色菊花、又像毛茸茸的银耳玲珑剔透,它们像永不凋谢的鲜花(如右图),生长了上万年,至今仍然在缓慢地生长。“石花”是溶洞壁或钟乳石中渗透出的毛细水和薄膜水中的碳酸钙缓慢凝结成的晶体,有时要数百年才能增长一厘米,其化学成分是碳酸钙。 据此回答 5~6 题。 5.石花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