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七版医学微生物名词解释

第七版医学微生物名词解释_第1页
1/7
第七版医学微生物名词解释_第2页
2/7
第七版医学微生物名词解释_第3页
3/7
1 微生物名词解释 1.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染色体,细胞器完善,如真菌。 2. 正常菌群:正常定居在人体体表及开放性腔道的一定种类的数量的微生物群,通常对人 体有益无害。 3. 条件致病菌(机会致病菌):正常条件下不致病,特定条件下可致病的微生物。 4. 肽聚糖:又称糖肽、粘肽,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份,为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所特有G+ 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甘氨酸交联桥三部分组成,G-菌的仅 由聚糖骨架和四肽侧链构成。 5. 磷壁酸:是 G+菌细胞壁的特有成份,由核糖醇和甘油残基经磷酸二酯键相互连接而成 的多聚物,穿插于肽聚糖层中。包括膜磷壁酸和壁磷壁酸。可具有黏附组织、 介导离子通透等功能。 6. 脂多糖:是 G-菌细胞壁特有的成份,也即 G-菌的内毒素,位于外膜的最外层,由内向 外由类脂 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三部分组成。 7. 质粒:细菌细胞浆内核质之外的环状双股 DNA,编码非细菌生存所必须的生物学性状, 能自主复制。 8. 中介体:细菌细胞膜向胞质内折叠卷曲而成的囊状物,是细胞膜面积和功能的扩大,参 与细菌分裂、呼吸、生物合成等功能。 9. 芽孢:某些 G+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脱水浓缩凝聚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小体叫芽孢。 具有多层膜结构,保存细菌全部生命活动的物质(完整的核质,酶系统及合成菌 体成份的结构)。是代谢处于静止状态的休眠的细菌,适宜条件下可发芽成一个 细菌。 10. 荚膜:某些细菌细胞壁外包绕一层黏液性物质,边界明显、性质稳定、厚度大于 0.2μ m 称为荚膜。染色后光镜下可见。 11. 鞭毛:全部的螺形菌、某些杆菌、少数 G+菌表面长有细长弯曲的丝状物称为鞭毛,是 细菌的运动器官,成份为蛋白质。电镜或特殊染色后光镜下可见。 12. 易染颗粒:细菌胞质中主要成份为 RNA 和多偏磷酸盐的营养储存颗粒,营养充足时含 量多,营养缺乏时被消耗而减少。因嗜碱性强,着色较菌体其它成份深称为 易染颗粒。 13. 核质:细菌的遗传物质由裸露的双股 DNA 盘旋卷曲成网状结构,无核膜核仁称为核质、 核区或拟核。 14. 性菌毛:由质粒携带的致育因子编码产生的较普通菌毛长而粗的中空丝状物,仅 1~4 条,可通过与受体结合介导细菌间质粒转移。 15. L 型细菌:由于细胞壁肽聚糖受理化、生物因素破坏或合成被抑制导致细菌细胞壁缺失 或受损,从而只能在高渗环境下生存且形态表现多形性的细菌。 16...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七版医学微生物名词解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