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版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肽键:蛋白质中前一氨基酸的α-羧基与后一氨基酸的α-氨基脱水形成的酰胺键。 (2)多肽链:由许多氨基酸借肽键连接而形成的链状化合物。 (3)肽键平面:肽键中的C-N 键具有部分双键的性质,不能旋转,因此,肽键中的C、O、N、H 四个原子处于一个平面上,称为肽键平面。 (4)蛋白质分子的一级结构:蛋白质分子的一级结构是指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在多肽链中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 。 (5)亚基:在蛋白质分子的四级结构中,每一个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单位,称为亚基。 (6)蛋白质的等电点:在某-pH 溶液中,蛋白质分子可游离成正电荷和负电荷相等的兼性离子,即蛋白质分子的净电荷等于零,此时溶液的pH 值称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 ⑺蛋白质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蛋白质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学活性的丧失的现象。 ⑻协同效应: 一个亚基与其配体结合后,能影响另一亚基与配体结合的能力。(正、负)如血红素与氧结合后,铁原子就能进入卟啉环的小孔中,继而引起肽链位置的变动。 ⑼变构效应: 蛋白质分子因与某种小分子物质 (效应剂)相互作用而致构象发生改变,从而改变其活性的现象。 ⑽分子伴侣:分子伴侣是细胞中一类保守蛋白质,可识别肽链的非天然构象,促进各功能域和整体蛋白质的正确折叠。细胞至少有两种分子伴侣家族——热休克蛋白和伴侣素。 第二章 核酸的化学结构与功能 (1) 核酸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核酸双链间氢键断裂,双螺旋解开,变成无规则的线团,此 种作用称核酸的变性。 (2) DNA 的复性作用:变性的DNA 在适当的条件下,两条彼此分开的多核苷酸链又可重新通过氢键连接,形成原 来的双螺旋结构,并恢复其原有的理化性质,此即 DNA 的复性。 (3) 杂交:两条不同来源的单链 DNA,或一条单链 DNA,一条 RNA,只要它们有大部分互补的碱基顺序 ,也可以复性,形成一个杂合双链,此过程称杂交。 (4) 增色效应:DNA 变性时,A260 值随着增高,这种现象叫增色效应。 (5) 解链温度:在 DNA 热变性时,通常将 DNA 变性 50%时的温度叫解链温度用 Tm 表示。 (6) DNA 的一级结构:DNA 的一级结构是指 DNA 链中,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组成,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 第三章 酶学 (1)辅酶:与酶蛋白结合的较松,用透析等方法易于与酶分开。辅基:与酶蛋白结合的比较牢固,不易与酶蛋白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