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七 章 微 生 物 遗 传 计划学时:5 重点: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突变的类型,诱变育种的基本过程,营养缺陷型的筛选方法及原理。 第一节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一、证核酸是遗传变异物质基本的经典实验 (一 ) 转化实验 转化现象是由英国医生格里菲斯(Griffith)在 1928 年首次发现的。 (二 ) 噬菌体的感染实验 1952 年,候喜(Hershey)和蔡斯(Chase)利用示踪元素,对大肠杆菌T2 噬菌体的吸附、增殖和释放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三 ) 病毒的拆开和重建实验 通过弗朗克-康勒脱(Fraenkel-Conrat)等 (1956 年 )在植物病毒领域中的著名实验,也证明烟草花叶病毒(TMV)的主要感染成分是其核酸(这里为RNA, 应该病毒不含DNA), 而病毒外壳的主要作用只是保护其RNA 核心。他们通过甲、乙两株植物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的拆合和相互对换的巧妙实验(图 7-3)。 二、遗传物质在细胞中的存在方式 (一 ) 细胞水平 (二 ) 细胞核水平 (三 )染色体水平 (四 )核酸水平 (五 ) 基因水平 (六 ) 密码子水平 (七 ) 核苷酸水平 第二节 基因突变 突变(mutation)就是遗传物质--核酸(DNA 或RNA 病毒中RNA)中的核苷酸顺序突然发生了稳定的可遗传的变化。 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又称点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两类,其中尤以前者为常见,故作为讨论的重点。基因突变是由于DNA 链上的一对或少数几对碱基发生改变而引起的。而染色体畸变则是DNA 的大段变化(损伤)现象,表现为染色体的添加(即插入)、缺失、重复、易位、和倒位。由于重组或附加体等外源遗传物质的整合而引起的DNA 改变,则不属突变的范围。 一、基因突变 (一 ) 基因突变的类型 按突变体(mutant,即突变株)表型特征的不同,可把突变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1、形态突变型 指发生细胞形态变化或引起菌落形态改变的那些突变型。 2、生化突变型 (1)营养缺陷型(auxotroph) (2)抗性突变型 (3)抗原突变型 3、致死突变型 4、条件致死突变型 指在某一条件下呈现致死效应,而在另一条件下却不表现致死效应的突变类型。温度敏感突变型。温度敏感突发型(Ts mutant)是最典型的条件致死突变型。 5、其他突变型 如毒力、糖发酵能力、代谢产物的种类和产量以及对某种药物的依赖性突变型等。 (二 ) 基因突变的特点 1、不对应性 即突变的性状与引起突变的原因间无直接的对应关系。例如,细菌在有青霉素的环境下,出现了抗青霉素的突变体;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出现了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