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七章汽车悬架控制系统动力学

第七章汽车悬架控制系统动力学_第1页
1/34
第七章汽车悬架控制系统动力学_第2页
2/34
第七章汽车悬架控制系统动力学_第3页
3/34
车辆系统动力学 1 4 4 第七章 汽车悬架控制系统动力学 7.1 概述 悬架系统是指车身与车轴之间连接的所有组合体零件的总称。一般由弹性元件、减振装置和导向机构组成,有些还装有横向稳定杆、缓冲块等。 悬架系统的基本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条: 1. 缓和路面不平的冲击,使汽车行驶平顺、乘坐舒适; 2. 车轮跳动时使车轮定位参数变化小,保证良好的操纵稳定性; 3. 使车轮与地面有良好附着性,较小车轮动载变化,以保证良好的安全性。 悬架按控制力学的角度可以分为被动悬架和主动悬架两大类。被动悬架即常规悬架,按导向机构型式又可分为非独立悬架、独立悬架、复合式悬架(半刚性悬架)三种[3]。主动悬架可分为全主动式悬架、半主动悬架、主动阻尼式悬架几种。下面首先介绍一下各种被动悬架的特点,主动悬架将在本章第4节中详细介绍。 非独立悬架的特点是左右车轮用一根刚性轴连接起来,并通过悬架与车身(或车架)相连。其典型代表是纵置板簧式悬架。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维修方便;其缺点是非簧载质量大,所需空间大,而且容易产生陀螺效应,引起前轮摆振。 独立悬架的特点是左右车轮不连在一根车轴上,单独通过悬架与车身(或车架)相连,每个车轮能独立上下运动。独立悬架有双横臂式、麦克弗逊式、纵臂式、斜臂式等几种。其优点是非簧载质量小,不易产生陀螺效应,发动机、行李箱布置空间大,而且越野性好;缺点是结构复杂,成本高。 图 7-1 复合式悬架示图 复合式悬架由焊在一根横梁上的2根纵向摆臂组成(见图9-1)。这根横梁承受所有的垂直力和侧向力产生的力矩,并且必须可扭转,同时起到横向稳定杆的作用[9]。其优点是整个车轴便于拆装,行李箱空间大,车轮上下跳动时,前束、轮距几乎不产生第七章 汽车悬架控制系统动力学 1 4 5 变化等;其缺点是侧倾中心低,易产生过多转向(利用轨迹校正轴承加以克服)。 根据汽车整车性能对悬架的要求,通常用以下三个参数来评价悬架的优劣,即: 车身垂直加速度(舒适性); 车轮相对动载(安全性); 弹簧行程(弹簧寿命)。 在设计时,这三个量应尽可能小,但在客观上存在矛盾,特别是对常规的被动悬架而言。 图9-2示出了车身加速度AZ..车轮相对动载dF 和弹簧行程(RAZZ)与阻尼比(相对阻尼系数)AD 之间的关系,图中曲线走向表示,只是弹簧行程(RAZZ)曲线是随阻尼比单调变化,阻尼比愈大,所要求的弹簧行程愈小,相反,对于车身加速度和车轮动载而言,可找到一个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七章汽车悬架控制系统动力学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