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免疫应答过程有赖于免疫系统中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细胞间直接接触和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或其他生物活性分子介导的作用。免疫细胞之间相互识别的分子基础是表达于细胞表面多种多样的功能分子,包括细胞表面的多种抗原、受体和黏附分子等。有些细胞表面功能分子也称为细胞表面标记(cell su rface marker)。 第一节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 一、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概念 (一)白细胞分化抗原的概念 白细胞分化抗原(leu kocy 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主要是指造血干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lineage)、各个谱系分化不同阶段,以及成熟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分子。白细胞分化抗原除表达在白细胞外,还表达在红系和巨核细胞/血小板谱系,并广泛分布于许多非造血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等。显然,白细胞分化抗原并非指只表达在白细胞表面的分子。白细胞分化抗原大都是跨膜的糖蛋白,含胞膜外区、跨膜 区 和胞质 区 ; 有些 白细胞分化抗原是以 糖 基磷 脂 酰 肌 醇(gly cosy lphosphatidy linositol, GPI)连接方式,锚定在细胞膜上。少数白细胞分化抗原是碳水化合物。 2 固有免疫细胞通过PRR识别病原体上的PAMP中性粒细胞参与炎症Treg负调节效应T细胞CTL杀伤靶细胞T-B细胞相互协作APC提呈抗原活化T细胞淋巴细胞再循环胸腺细胞与胸腺基质细胞相互作用免疫系统常见的细胞间直接相互作用皮质胸腺上皮细胞胸腺细胞髓质T细胞TregTEPMNMCTL病毒感染靶细胞初始T细胞HEVAPCECDCPMN病原体 根据人白细胞分化抗原胞膜外区结构特点,可分为不同的家族(family )或超家族(su perfamily )。常见的有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细胞因子受体家族、C 型凝集素超家族、整合素家族、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TNFSF)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TNFRSF)等。 (二)CD 的概念 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种分化抗原归为同一个分化群,简称 CD(clu ster of differentiation)。在许多情况下,抗体及其识别的相应抗原都用同一个 CD 编号,在阅读教科书和文献时需加注意。人 CD 的编号已从 CD1 命名至 CD350,可大致划分为 14 个组(表 71),有关 CD 分子的主要特征参见本书附录Ⅱ。 表 71 人 CD 分组(2005 年) 分 组 CD 分子(举例) T 细胞 C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