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中华民族大家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 56 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2 、要自觉做到“三个尊重”,即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3、了解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之一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能力目标:1 、了解中华民族是经过几千年民族迁徙、分化和融合而逐步形成的。 2、懂得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时代,各族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3、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 、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学准备: 教案 ★教学课时: 3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兄弟姐妹”教学设计案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猜一猜是哪个民族的音乐。 播放歌曲《吉祥三宝》(FLASH) 学生会很快猜出来,这时为了活跃课堂的气氛,可以接着播放其他民族的音乐,如《青藏高原》《达坂城的姑娘》等片段,可以让学生跟着哼唱。如果要增加难度,可以播放如侗族大歌等,或者播放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穿苗族服装演出的影音片段,让学生猜是什么民族的歌曲或者音乐。 引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进入民族话题。 教学环节一:中华民族是由 56 个民族共同组成 教师:今天,我们常说 56 个民族,但是,大家知道吗,在旧中国,由于存在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许多少数民族的民族成分不能确定。新中国后,为改变旧中国民族成分和族称混乱的状况,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自 1950年起,由中央及地方民族事务机关组织科研队伍,对全国提出的 400 多个民族名称进行识别。民族识别是指对一个民族成分的辨认。经过科研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加上原来已经公认的民族,至 1983年共确认了 55 个少数民族成分。今天我们所说的 56 个民族就从这里开始。 了解为什么我们今天有 56 个民族,对民族的识别体现了民族平等。 教学环节二:民族知识竞赛 竞赛的内容涉及民族名称、故事、歌曲演唱等,让学生就这些内容充分交流,增进对民族知识的了解。 教师: 56 个民族如同兄弟姐妹,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以竞赛的方式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国。今天,我们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