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课时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教学设计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思教一班 王会燕 1 1 0 0 3 1 1 0 0 9 1 【教材分析】 本框的课标基本要求是:观察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领会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这就要求充分呈现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实例来把握和领会世界的联系性,如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就是要求同学们理解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学情分析】 本框所讲述的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联系的观 点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高二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阶段的学生普遍对事物的认识多停留在感性阶段,缺乏理性的思考。因而我们要注意从现象入手,逐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分析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联系的含义,联系的特点 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 分析: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2、能力目标: 通过阅读材料归纳基本观点的能力 培养同学们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观察、说明问题的能力,培养同学们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会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教学重点】 联系的三个特征以及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难点】 联系的客观性与多样性。 【教学流程】 步骤一:运用小故事,导入新课。 1 9 7 9 年1 2 月 科 学 家 洛 伦 兹 在 华 盛 顿 美 国 科 学 家 促 进会 的 一 次 演 讲 中 提 出 : 一 只 蝴 蝶 在 巴 西 煽 动 翅 膀 , 有可 能 会 在 美 国 的 得 克 萨 斯 引 起 一 场 龙 卷 风 , 这 就 是 著名 得 “ 蝴 蝶 效 应 ”。 第 一 框 : 世 界 是 普 遍 联 系 的 ( 板 书 ) 师 : 我 们 要 了 解 世 界 、 感 悟 生 活 , 就 必 须 要 有 一双“ 慧 眼 ”,借 助 科 学 的 思 维 方 法 ,才 能 把 世 界 看 个“ 清清 楚 楚 、 明 明 白 白 、 真 真 切 切 ”。 这 就 是 我 们 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