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种方法规范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孩子汉字书写调查报告《新课标》提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小学生身心特征来说,写字不仅可以巩固识字,字写得正确端正,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有助于更好地完成各科作业,也为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写字对提高文化素养也有重要作用,长期认真地写字,可以陶冶情操,形成审美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文化素养。那么,现实中小学生的写字状况如何呢?为了了解当前小学生的写字兴趣,分析小学生书写习惯的养成情况,探讨如何指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达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目标要求。本人就学生作业的书写情况、学生能否按照“三个一”的写字姿势要求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师对学生书写状况的重视程度、家长对孩子书写情况的认识等问题采用观察分析、召开座谈会、个别访问、查阅学生作业等方法进行了五次实地调查。一、调查情况(一)学生的书写规范程度随着年级的升高逐年递减经查阅学生的作业,发现低年级的学生比较重视作业的书写质量,基本能按照字的间架结构规范、整洁、美观的书写。(二)部分学生的坐姿和执笔姿势不正确,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通过随堂听课观察学生的书写姿势,发现尽管每个教室都张贴着正确坐姿和执笔姿势的挂图,以及“三个一”的写字姿势要求,但是,还是有部分学生的坐姿和执笔姿势不正确,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书写质量和身体的生长发育。(三)学生对写字越来越不感兴趣,觉得枯燥无味通过与学生交谈得知,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刚刚开始学习书写汉字,对我们中国的方块字比较感兴趣。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正确、规范、整洁的书写生字。进入中高年级后,由于作业量的增加,把规范的书写看作浪费时间,感到枯燥无味。认为书写不好不扣分,只要不缺“胳膊”不缺“腿”的写对就行了。(四)教师、家长的认识不到位。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受应试教育和考核方法的影响,教师把工作的重心偏向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习惯的培养。而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过早的训练孩子执笔写字,却没有教给孩子正确的书写姿势。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只注重孩子考了多少分,而不去注重孩子的书写习惯怎么样。、调查结果分析及心得家庭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已越来越为广大小学生家长所重视,学前学生已经开始写字,但是家长没能关注写字姿势,入学后不好纠正。不适当的早期教育,对小学生的硬笔...